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社会是指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大众消费已超越了温饱水平之上的社会,是一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在当今消费背后承载的更多的是人的欲望,欲望的表达首先是一种视觉层面的快感享受,身体首先是作为看与凝视的对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大量存在的视觉形象主宰了消费文化中人们对身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崔力文 《青年记者》2007,(18):55-56
时下于丹教授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百度一下"于丹",立马找到相关网页2,310,000篇,用时0.001秒"。上榜福布斯"和"十博士批评"更让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笔者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分析到底是哪把柴把她烧火了。什么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相似文献   

3.
简析网络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消费,从广义匕说,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买卖商品或劳务的行为,是包括网络教育、在线影视、网络游戏在内的所有消费形式的总和,消费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方面.从狭义上说,网络消费仅仅是指通过相关的网站,在网络上购买有形商品的形式,也称网上购物.从经济学上来讲,网络消费是人类通过互联网络购买和消费商品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社会视域下,产品的被消费,乃是以"美"的被消费为重要前提.这一点,在电视广告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广告所呈现的商品或服务要想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同,必须首先要将广告之物在画面上、语言上、音效上等方方面面都力求精致、美妙,从而引起关注,让其产生兴趣,最后实现消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美被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括视觉消费、符号消费、意义消费、欲望消费这四个逐步深入的关系层次.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人们消费的目的不是为满足实际的需要,而是为满足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的功能性,更多的是追求它的符号价值,最终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例如人们购买宝马这一品牌汽车,看重的不是它的使用功能,而是希望借助宝马来彰显自身的名望和身份。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社会的崛起,文化产品也与物质产品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当新闻事件成为"文化工业"下的消费对象,新闻人物作为消费对象的主体和灵魂,自然成了新闻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时代,人类都有一个主题。进入21世纪,可以说人类的物质文化水平已然达到相当的高度。人类已经深深打上了消费的印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开始不满足单纯意义上的消费,商品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品,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与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下,人类开始消费人类本身,人从通常意义上的主体变成了被消费的商品。人类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高消费时代。本文意在通过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将人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特征,以及对此进行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情感营销是营销领域出现的新名词,《辞海》对情感这样定义: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营销(marking)是通过创造与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得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一个社会和管理过程。由此,笔定义:情感营销是以市场交换的方式来提供虚拟的情感产品,从而满足消费的需求和欲望,是满足人的社会需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关系探讨——以美国类型电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叶妮 《新闻界》2008,(1):85-87
消费文化的形成源于"离散社会"的形成和人欲望的无限唤起,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人们对于符号意义的消费和占有。而在消费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中,大众媒体通过自己强大的符号意义的制造能力、传播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为大众提供着新的符号意义并一次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不断唤起人们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消费文化的流行。本文以大众传媒之一的类型电影为例来探讨研究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广告的终极目的是说服,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现代广告在实现其经济目的的同时,还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东西带给消费者。在现代消费过程中,消费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意义生成和享用的过程。广告也由传统叫卖式推销产品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了帮助消费者生成意义、建立关系的现代传播方式。现代广告一般通过意义关系的建构、通过广告符号的能指和广告叙事的技巧雕琢以及对广告情景的虚拟,来实现其建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的目的。欲望之桥——广告传播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基本逻辑现代广…  相似文献   

11.
一、体育传媒市场大众传播媒介又称传媒,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体育市场,一般意义上是指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场所。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所谓体育市场是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购买或准备购买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消费群体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正以其强大的具有符号意义的传播能力、渗透能力以及制造能力,刺激着大众的消费欲望,使人们的好奇心被唤醒,消费欲被激发,促使消费群体越来越庞大,并不断推动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大众传媒时代,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已经形成,可以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话语权",并以其文化霸权话语直接影响着消费欲望的产生和消费群体的形成。本文结合实际,对大众传媒在构建消费群体及消费欲望中的作用以及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丁柏铨 《今传媒》2008,(2):15-17
"投入"与"产出",原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前者,大致是指为生产产品(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所耗成本;后者,则指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希望在进行生产或投资时,"产出"能多于"投入",并且是愈多愈好.笔者试图借用上述概念,从一个角度考察新闻精品的创制、生产.在此处,"投入"和"产出"被赋予了另外的含义."投入",指身心投入;"产出",特指新闻精品的制成问世.那么,对于新闻精品而言,"投入"与"产出"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广告是以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分离”为契机而产生的。生产者为了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必须通过广告把有关产品和市场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消费者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生活的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或日常工作提供方便。广告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扮演着连结的角色。这是广告最起码的功能。广告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这就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成其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现代商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加入WTO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有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郑州跑马圈地,"二七商圈"不断向外蔓延,"东西大街商圈"、"花园路商圈"、"经三路商圈"等初具规模.新型零售业态的普及也带来了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卖场"当道",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生存空间不断萎缩.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人们不仅消费商品,而且消费审美,即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过程中消费社会意义,消费自我的身份认同,消费自己的欲望满足。其审美特性具有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内涵,并且建构起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一体化。因此,审美是在与消费的互动中体现其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电视广告的基本特点来阐释审美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认为广告的美被消费是商品被消费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一词,按照<现代汉语>上的解释为"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通俗一点讲,经济就是财富、货币、钱,它体现着物质的货币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领域不断扩大,新的经济不断产生,"经济"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视觉元素及对受众消费观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读图时代",明星和模特、产品图片、品牌LOGO、道具和背景及文字等视觉元素在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混合使用,不仅给女性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不断刺激女性消费欲望,制造时尚需求。以此影响女性消费者形成了对美和时尚的消费、摒弃"物美价廉",崇尚高消费、身份象征、视觉愉悦和心理满足及对女性消费品位的塑造和强化等消费倾向。女性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转变消费观念,正确对待"时尚"。  相似文献   

20.
杜邦定律告诉我们,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除了靠产品创新和优质、快速的服务取胜外,商品包装愈来愈显得重要。包装是商品整体中的形式产品,它可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