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雅兰 《传媒》2016,(19):41-43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是以地市级电视台的异军突起为标志的,这缘起于1983年3月底,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此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的格局,这一发展的显著特征便是地市、县级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数量扩张.  相似文献   

2.
随着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的不断落实,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站迅猛发展,每一台、站的每套节目都要有它的覆盖网。随着事业建设的发展,这些覆盖网会越来越大,要使各台、站的节目都能经济有效地覆盖,就必须有一良好的覆盖规划,否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的优化是广播电视软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之管见孔丹,赖珀1983年,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其精神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尽快把我国落后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上去,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3年国家广播影视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是一个可以同20年前即1983年中央批转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相媲美的好文件。如果说1983年那个文件的突出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简称“四级办”)的话,那么,如今这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于1983年批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后,浙江省第一座县级电视台——江山电视台于1984年8月15日正式开播,从此揭开了浙江省县办电视的序幕。历时8年,全省已相继建立39座县级电视台,占全国开播的245座县级台的近1/6,占全省67个县建制的59%,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  相似文献   

6.
电视作为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更是以超常的发展速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978年,我国只有35家电视台,全国电视机的普及率仅为每千人3台,电视观众为8千万人。80年代中期以后,在“四级(中央、省、地市、县)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我国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超过了2亿7千万台,  相似文献   

7.
陈世海 《视听界》2011,(5):84-85
县级广播电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走过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县级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传播技术突飞猛进、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顺应趋势,求新求变,县级广播电视必将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自1978年伴随着整个传媒业的真正复苏以后,既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专题时代",也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栏日时代",在新世纪的今天,又跨入了一个多频道激烈角逐的"频道时代"。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正视频道、研究频道,这是事业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热起:雨后春笋我国电视始于1958年,经过二十年的沉寂之后,在"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指导下,呈现了中央台、省级台、市级台和县级台平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正>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制定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县级电视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收入已成为县级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脉,事关它们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县级台广告经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竞争必须有利于提高整体宣传效益广东汕头电视台林仕藩1983年,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复盖”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它给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春天,各地的广播电视一派生机,”蓬勃发展.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行了一场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变革。今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正在向既定的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前进。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同样经历了全面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实现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政策突破为特征,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和中央批准调整发展方针为标志,以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和推动以新闻改革为龙头的全面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我国制定的"四级办电视"方针,即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这一方针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时至今日,全国电视台数量达上千座,区县级电视台更是数量庞大、结构冗杂,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加之数字新媒体应用的迅速扩张,使大多数区县级电视台面临挑战。在新的大媒体环境下,如何寻求区县级电视台的全新突破,如何与数字新媒体融合成为了摆脱窘境的关键。本文以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例,结合本地区位优势、本土文化及对台特色,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旨在分析及解决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与改革的年代。“四级办”方针的提出,使我国的广播电视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于今已达到星罗棋布的程度,其中80%左右的广播电视台是设置在省会市以下的城、镇。同中央台、省级台及部分实力雄厚的省会市台相  相似文献   

14.
电视从屈居广播、报纸之后一跃成为传媒老大,得益于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举国上下拨乱反正,电视媒介亦进入改革创新的快车道。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电视发展的方向,即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相似文献   

15.
现状分析
  1.地市级电视台传播力存在先天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体制实行的仍然是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台、省级卫视、本省地面频道可以覆盖到地市,地市级电视台的传播范围受限于本地行政管辖区域,覆盖空间有限,难以拓展受众规模;而且,由于政策、资金、人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地市级电视台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台进行平等自由竞争,限制了其进行传播力构建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1983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覆盖”的37号文件,对县办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1989年全国共有206个县办起了电视台。这些年来,县级电视台办的怎样?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效益如何?有哪些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我局会同被调查单位所在省厅及地区负责同志组成调查组,于1991年4月至7月间先后对广东省汕头地区的揭阳、澄海、饶平、潮阳、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带来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如今各级电视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面对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的优势,城市电视台该如何突出重围?本文以广州电视台为例,探讨城市台在时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营运发展,并认为城市台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断创新,多元化拓展运营空间。  相似文献   

18.
陈一 《声屏世界》2009,(11):15-17
中国电视产业化是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国家重新允许媒体经营广告;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四级办台”方针的同时,提出“多种经营,广开财源”:1985年广电部任命首批电视剧制片人;进入90年代后,全国电视台开始推行制片人制度;2004年广电总局提出《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朱明 《新闻记者》2006,(6):58-60
城市电视台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下的产物。1983年,国家制定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以行政推动的方式,直接催生了地级和县级电视台的迅猛发展。城市电视台的地位是尴尬而艰难的,不仅要在中央台和省级台的阴影下求生存,而且要在县级台的分割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4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式将旗下的艺术人文频道、七彩戏剧频道、经典947频率、戏剧曲艺频率整合成横跨广播、电视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以下简称"公益媒体群")。此次改革,再次明确了广电媒体公益和服务的基本属性,符合广电行业的发展规律,使我国广电媒体公益化改革进入实质性的新阶段。依托基金,助力"公益媒体群"在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中铭刻着两件大事:其一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其二为"自收自支"和"自收自支"所带来的插播商业广告。这两件事在中国广电发展改革中功不可没,但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