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倡导创新体系,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对排列、组合内容的考查,一般以实际应用题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机敏性和综合性.排列、组合的应用性概念强,并充满思维性和解法多样性.本文归纳了排列组合应用题的一种常见求解策略——利用递推公式及递推的数学思想,来解决一些常见的排列组合题.  相似文献   

2.
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以及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基本的工具。中学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应用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条件限制的排列组合应用题,另一类是有条件限制的排列组合应用题,解题时总离不开“分步相乘,分类相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黎艳方 《考试周刊》2009,(30):73-74
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是历年高考常见题型。本文针对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十个技巧”,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排列组合应用题千变万化,其解题思路却离不开十六个字:"分步相乘,分类相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合理的分步和准确的分类是加乘原理的关键,是否与顺序有关是区分排列与组合的依据。下面举例说明排列  相似文献   

5.
排列组合是初等数学中很独特的部分,其在很多学科特别是概率论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怎样区分排列和组合,怎样解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徐红 《职业技术》2007,(3):110-111
排列组合是初等数学中很独特的部分,其在很多学科特别是概率论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怎样区分排列和组合,怎样解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7.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题的背景丰富,情景陌生,无特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因此必须认真审题,把握本质特征,化归为排列组合的常规模型来解.元素定序问题是排列与组合中的一个典型模型,一般可用除法处理,即咒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中有m个不同元素(n≥m)必须按一定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结合同学们在各类考试中解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出现的问题,将问题曝光的同时,特提出四忌,以此引起警惕.一、忌本末倒置加法原理和乘法是排列组合知识的理论基石,解  相似文献   

9.
排列组合应用题一向被认为是中学数学教学中难以教好和学好的内容。一方面 ,因为排列组合应用题内容独特 ,解题方法也独具风格 ,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东西。另一方面 ,计算结果数字往往很大 ,对错与否难以辨认 ,重和漏的现象也不易发现 ,导致出现错误后不能及时改正。但是 ,在教学中 ,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 ,采取适当的教法 ,就能转难为易。一、提供类比 ,培养判别能力区分排列与组合 ,仅就定义而言 ,是较简单的 ,但学生在具体运用中 ,往往感到棘手 ,不能迅速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因此 ,在讲解排列组合的定义时 ,除了详细阐明含义外 ,多举一些实…  相似文献   

10.
排列组合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文试图以2008高考排列、组合试题为例。总结归纳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独特,思维抽象,题型繁多,并且容易产生由于思维不周而引起的重复或遗漏,而且这种错误往往又难以检验.因此,掌握一些常见排列组合问题的处理方法很有必要的.下面拟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2.
排列组合应用题千变万化,其解题思路却离不开十六个字:“分步相乘,分类相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合理地分类,正确地分步是应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关键,分清是否与顺序有关是区别排列与组合的依据.在“十六字”原则的指导下,常用的解法有: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过程中 ,做不出或做错题的重要原因 ,往往是因为某种思维能力或某种思维方法的不足造成的 .如何克服这些思维障碍 ,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下面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两个方面做些探讨 ,以抛砖引玉 .1 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导致解题障碍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等概念 ,是从若干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的几种数学模型 .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 ,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显然 ,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是求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最大障碍 ,教师应结合范例 ,教给学…  相似文献   

14.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的基础,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在此部分设置的题目也多为基本题或中等题,但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学生易因题意理解不透彻而出现偏差.因此,在解决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阅读题目,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和方式,并注意遵循两个原则:(1)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2)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在解题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有效途径.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类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排列组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难点,尤其是排列组合应用题有很多同学没有思路,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掌握好基础知识,包括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和组合数的若干性质,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灵活应用,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题,下面通过分析归类讨论解法。 1 无限制条件的简单排列组合应用题,这种题的解法步骤为:  相似文献   

16.
排列组合问题,是学生感觉比较难的问题,课本上的习题比较容易,但在考试的题目中,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是分类计数原理还是用分步计数原理,是用排列还是用组合;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下面谈谈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一些常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排列和组合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效学学科的基础之一。而“排列组合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它难在:(1)各种题目千差万别,每个问题都需要作细致的分析,才能把一个具体问题抽象成排列或组合问题。(2)要计算排列、组合种数,就需要作比较仔细的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18.
排列组合应用题一般比较抽象,其思想方法较为灵活,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也是学习后续内容——概率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常见的几类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张杰 《中学教研》2008,(2):10-12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一般都有1~2道小题,且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考查的重点通常是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的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基础知识常有: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排列组合应用问题、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应用题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分析“事件”的含义、差异、构成来辨明该“事件”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是需要分类还是分步,并通过例题说明怎样进行分类与分步,同时归纳、总结出“三析三辨”的解题方法,力求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