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制小语三册第八课《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记叙了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葫芦一个个落掉。课文故事简短,内容也易理解,但寓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学生很难领会的。根据教材的特点、难点和词、句训练的重点,为教好本课,提出如下建议: (一)课前指导观察,保证学生在学文时思维的流畅性。课前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叶子是制造植物果实生长所需养料的重要器官,为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旧课 同学们,在第八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根的知识,在第十课我们又学习了植物叶的知识。请大家回顾一下,根有什么作用?叶又有什么作用?(在黑板正中两侧分别画出根、叶) 一学生板书:吸收水分 制造养料 (点评:迁移引入开启了学生的记忆,已经掌握的知识将对于新的知识发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节课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例如,教植物怎样“喝水”一课时,课前给学生布置游戏:①找植物的“嘴巴”;②找植物输送养料的器  相似文献   

4.
秋天到了,在一个晴朗的秋日里,我们带着学生到临山公园秋游,到了山上,同学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这时一阵秋风吹来,红的、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同学们抬起头看了看,原来是山上的杨树、槐树和一些矮灌木的叶子在脱落。 看到这种情形,有几个好发现问题的学生问到:“老师,我们自然课本中不是讲植物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吗?现在树叶为什么落了?树叶落了树不就会因缺少养料而死吗?到了春天为什么又会发芽?”  相似文献   

5.
一、揭示课题 师:提问(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2)绿叶在阳光的作用下有什么作用? 生: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养料的作用。 师:那么根吸收的水分,叶制造的养料怎样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茎的作用》 二、推想茎的作用和内部构造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表明,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但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红色叶子的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 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叶子必须要有叶绿体。那么红色的叶子有没有叶绿体呢? 首先我准备了一些材料:红色的苋菜的叶子、显微镜、酒精灯、大烧杯、石棉网。  相似文献   

7.
植物 白天,当植物制造养料时.这一过程所需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通过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与此同时,多余氧气离开植物并通通植物的气孔进入大气。  相似文献   

8.
叶是植物的呼吸器官。植物的叶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养料加工厂”。叶片在阳光照射下,利用从空气中吸收到的二氧化碳与根部吸取的水分,制成淀粉与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所需要的氧气,都是植物这样制造出来的。所以说,我们人类离不开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树叶哟!  相似文献   

9.
拾贝百字篇     
《科学课》1987,(4)
教《植物的叶》这一课我考虑到“叶”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起来学生可能感到乏味,我就从让学生“说叶”开始,看谁认识的叶最多。接着提问,它们的形状并不同,为什么都把它们叫作叶?学生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一时又说不清楚。这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尽可能把几片叶放在一起来研究。这样,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不仅掌握了叶的基本构造,而且初步学到了事物的分类知识。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0.
字词教学,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把字词讲得清楚、确切,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现在就我在字词教学中的几点作法谈谈。“种子和种子的发芽”是一课常识性的教材,其中有“两半儿”、“生命的芽”、“损坏”、“霉坏”、“储藏”、“养料”等很多新词。教学时,首先我引导儿童观察已萌芽的黄豆种子(课前准备好的;上课时,每人分发一粒),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间学生:“黄豆上包着一层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包着一层皮,是保护豆子的。”我要学生把黄豆的皮撕掉后又问学生:“把皮撕去,中间是什么呢?”学生说:“中间是两瓣黄豆子肉。”我就说:“这两瓣豆子分做两开,分得很匀,叫做‘两半儿’。”接着再指导儿童看里面的小芽,告诉他们这就是叫做“生命的芽”,两半儿中间储藏了许多养料,来供给那生命的芽在发芽生长时的需要。当时我又把  相似文献   

11.
食肉植物     
《科学课》1998,(Z1)
世界上约有500种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多生长在泥塘沼泽及附近的潮湿土地或浸水的土地上。这些地方的植物往往缺氮,捕食动物可以补充氮的不足。 食肉植物跟别的植物一样,靠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实际上食肉植物不吃动物也能生存,不过补充了肉食生长得更加茁壮茂盛。 食肉植物用非常巧妙的办法,设各种陷阱诱捕动物,主要是昆虫。 茅膏菜 叶上满布红色或鲜橙色的毛,每根毛的尖端都有一滴闪亮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根系之所以很长很多,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强大的根系首先可以把植物稳固在土壤中,根长得愈深愈多,植物就不容易被大风吹倒。其次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庞大的根系可以保证向植物全身提供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分。此外,植物所需的有些养料深藏在土壤深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取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养分。植物的根系为什么都很长很多?  相似文献   

13.
(一 )  我们的脚下是一片辣椒地。白色的小花缀满了枝头 ;刚长出的小铃铛似的青椒怕羞似的躲藏在茂密的叶子下面。不拨开叶子 ,很难发现它们。  生长在城市里的四年级的学生们 ,没有一个人认得眼前这一片绿色的、开着小白花的植物叫什么。有个人拨开叶子 ,发现叶子下面的小辣椒时 ,才惊喜地叫起来 :“这是辣椒 !”  “对 !”我说 ,“辣椒营养丰富 ,是我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蔬菜。今天 ,我们的任务就是拔辣椒地里的草。草 ,对辣椒的生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不但与辣椒争养料 ,还争阳光 ,必须连根拔之 !”  学生们被我鼓动得“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14.
《植物和环境》,未见有人在公开课、观摩课上教,也很少见教学经验介绍。这个课不好教,教起来总觉得不顺。 怎么不顺? 学生都知道,还有什么可教的? “环境”是什么意思?前一课是《动物和环境》,学生能不知道?环境就是植物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植物就不能生存。 低年级学生搞过植物栽培,给植物浇水,知道植物缺水就会干死; 中年级学了根的作用,知道植物用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分;学了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知道植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植物的生殖”和“种子的萌发”后学习的内容。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叶芽的结构息息相关,叶芽的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实际上,叶芽是尚未展开的枝条,枝条是长有叶和芽的茎。茎是芽发育而来的,只有弄清楚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与芽的关系,才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身教言传一致 小学自然、常识课十分注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事物,周围常见的各种动物、植物,都被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也都会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小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等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课前教师们的有些做法却事与“愿”违,甚至有“损坏花草树木、伤害小动物”之嫌。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叶》、《植物的花》、《昆虫》等课时,教师在课前会摘来各种植物的叶、各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八课《根的作用》,设计了“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发现了试管内的水量减少,而且发现了不同的植物,根的吸水量也不同。到底根的吸水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 同学们争论起来,有的说:“与根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根的多少有关”,有的说:“与叶的多少有关,与根没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1997,(6)
笋叶、花椒叶、枸杞叶、蒲公英,这些植物的叶茎花朵经过一些特殊加工,如今也成了人类可以入口的食品了。 太阳光合作用的开始产物是植物叶茎,然后才有花、果实、种子。而植物的叶茎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工厂,其中维生素、氨基酸的含量远远高于果实和种子,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把增加食品的思路转向利用杆植物茎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叶的蒸腾作用》这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课文中提供的实验只是一盆塑料袋罩起来的植物,让学生根据塑料袋内发生的现象,进行想象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再由此推想植物叶的内部构造。这样做对小学生来说,推  相似文献   

20.
一期末考试结束后,有一位初一学生问我,在自然科学的期末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绿色植物的活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 )A、充足的水分 B、充足的氧气 C、充足的二氧化碳 D、适宜的温度我们读过“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大多数植物是绿色的,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动物由于本身不能制造养料,需要通过摄取食物以获得养料(自然科学第一册)。”因此,许多同学选 C,而教师认为的答案是 B,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