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周欣史林静)北京时间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12月14~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和地区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已广泛进入国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较有希望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认为,太极拳应作为一个包含各式流派的整体"申遗"项目,并抓住联合国"申遗"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准备材料,健全申报机构,为成功申报奠定良好基础;并提出"申遗"的具体步骤与方案。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开辟了新路径,文章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结合传统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现状,从传统武术的普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制度方面作了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难得的好机遇,要在现有保护的基础之上加大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合法合理高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发展趋势,及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分类调查,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承与保护理念及法律依据。目的是有利于促进肇庆市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但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分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申报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主要影响因素有杰出传承人的确定、发展时空性、文化价值、普世价值、保持原生态几方面,只有在这几个方面深入挖掘才能够确保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与特点、传承方式上分别为武艺类、师徒传承上占多数,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存在于河北、山东、浙江、河南、北京、内蒙古,在时间分布上多数集中在农闲之时.影响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因素、不同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地方主管部门申报力度因素、代表性传承人综合能力因素、非遗申报认定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下旬,在阿布扎比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成功跻身名列,成为我国陶瓷类第一个申报并顺利入选的项目。龙泉青瓷创烧于北宋早期。主要产地在  相似文献   

8.
于志钧 《武当》2006,(4):21-22
中国有句古话日“一手遮天”, 意思是想用一只手把天给遮住,这是做不到的欺人之举。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省今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项目中,“少林寺武术”没有被联合国批准。另外一条消息,河南省正准备把温县陈家沟作为“太极拳发源地”呈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张祝平 《精武》2012,(1):1-2,4
通过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叙述,以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案例,结合以往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对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成果基础,分析了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对待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缺乏科学的态度;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外界环境的冲击和缺乏对体育类文化底蕴的深层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是当前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和健全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建立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等是有效推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项目进入其中,怎么对传统武术进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保护要注意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可以采用"物质化"的保护方式。对濒危项目优先保护,保护时要注意项目的整体性和原真性,要发挥传承人的自主性,做到保护和利用并举。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2003-2013年我国发表的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认为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从保护与传承研究、区域性研究、个案研究、传承人、法律保护、校园传承、传媒研究、社会学研究以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借助媒介传播方式来提升公众自觉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校的教育中来深化保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引入到体育旅游开发,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王冶 《精武》2012,(14):86-87
当今社会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加快、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断出现的新的体育竞技项目,都给相对较传统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冲击,如果不加干预,将会给我国的体育文化多样性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体育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鉴于此,本文就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问题以及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措施三个方面做出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申报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应采取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太极拳文化为依托不断完善保护机制,优先考虑太极拳申遗等举措,旨在为太极拳的健康发展及促进其申遗成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城市的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具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市也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章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传统武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与发展更应该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烟台被称为“武术之乡”,在以前烟台就有"拳窝子"的美称。烟台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都在烟台地区有着良好的师承与发展。烟台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戚家拳、莱州吴氏太极拳也都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说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烟台还有更多的武术项目、拳种需要我们去发掘、发展、发扬,从而走上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座城市的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具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市也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章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开发的意义、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开发路径和方法;通过普宁英歌健身项目开发的实践,印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开发的可行性与开发路径切实可行,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同时提出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开发,列入全民健身计划;在地方性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健身项目开发理论研究和标准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章从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手,阐述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从中不难发现,传统体育文化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19.
柴明霞 《灌篮》2021,(2):142-1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地方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承载。高校弘扬体育文化的关键在于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畲族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地域性、季节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尤其是武术项目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传承了很多的传统运动项目和传统武术套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为了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民俗和文化传承下去,要创造条件对畲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