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曾几何时,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步出国门旅游观光的时候,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却是"一脏、二抢、三吵、四粗、五俗、六窘、七迫"(《参考消息》2003年5月13日报载).《北京青年报》今年2月20日的一篇报道介绍了一位在欧洲做中文导游的张先生的苦恼:他带领的中国旅游团曾经有过若干次被旅游点赶出来的经历,一些著名的旅游点甚至不愿与中国的旅行社合作接待中国客人.  相似文献   

2.
章云华 《中学科技》2013,(12):16-17
2008年6月29日,《重庆时报》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市民称连续拍到“UFO”》,新闻内容是重庆一公司的职工张先生称,他在自家阳台上拍到了枇杷山上空发白光的不明飞行物。几天内他一共拍到40张该飞行物的照片。张先生实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他希望有市民能帮忙释疑。  相似文献   

3.
《普法战纪》是王韬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一部共十四卷约二十一万言的著作。它详细记述了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两国统治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发动普法战争的始因和过程。在成书之前,曾首先分段陆续见诸国内报端,在当时产生过颇大影响。 1867年冬,王韬曾出国游历,到过日、法、英等几个资本主义国家。1870年春,王韬由欧洲返回香港。1870年7月,欧洲爆发了世界瞩目的普法战争。消息传到中国,立刻引起一些国内报人的兴趣。王韬和他的朋友张宗良(香港一家日报的主笔)在一次交谈中,张提出想在报纸上详细报道这件国际大事的主张。“泰西有数之战,而亦欧洲全局所关,不可不志”。一向对欧洲政局颇感兴趣,又正在进行《法国图志》编著的王韬,听完张宗良的话后,“跃然起曰:仆不  相似文献   

4.
清末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曾震惊世界。从当时东西方世界舆论看,咒骂、痛恨义和团者有,赞扬、同情义和团者亦有。本文介绍的是东西方进步舆论是怎样评价义和团的。曾经热情支持孙中山搞革命的日本友人宫崎滔天,在1990年10月4日至18日的日本《二六新报》上,发表了题为“独酌放言”的长文。文中通过一位嗜酒的“无赖道士”对客人的酒后“放言”,吐露了宫崎滔天  相似文献   

5.
陈春云老师在《王羲之贴过春联吗?》(《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4-5期)一文中提到.我国最早的春联是唐朝人刘丘子所作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载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已入选中国世界记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其实,敦煌楹联并非仅此一句,而是“岁日”(除夕)和“立春日”两个时节书写的联句.录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些西方文艺理论家,往往以“欧洲小说”、“中国戏剧”评价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有人刻薄地说:“中国小说一部半”,即半部《红楼梦》,一部《围城》。还有人说,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而已,现代小说《阿Q正传》而已。这些议论尽管有失狭隘与偏颇,有一条却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运用辩证法而深入到“文化之实相”,提出了文化的“整”与“分”、“变”与“常”、“异”与“同”的辩证文化观,这一思想根源于他在1933年发表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张先生在30年代主张的文化的“创造的综合”,以及他在晚年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实际上都是立足于这一文化的辩证发展观。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乃至于哲学理论和哲学史研究,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日领奖记     
祁维雅 《小读者》2010,(2):68-68
2009年12月31日.这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小读者》因为一位特殊小客人要来过生日领奖而变得分外热闹而有意义。因为《小读者》为小读者过生日。老编也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9.
<正> 2002年6月1日,停泊在上海浦东新华港码头的南极考察船“雪龙号”迎来了一批小客人。马上就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了,第一位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所名誉所长董兆乾先生运用现代声光手段,为同学们讲解环保的意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习》2005,(9):17-17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这两句话在西方被称为“黄金律”。伏尔泰被称为“欧洲的孔子”。他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德君。伏尔泰的房间里供有孔子画像。画像下面有伏尔泰的四句话:“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目前知道的最早在1593年,传教士将《论语》等书译成了拉丁文。1626年《四书》《五经》在欧洲都有拉丁文版。1691年《论语》有…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7月15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付巧妹等20位女科学家登上颁奖舞台。这位“80后”女科学家在古DNA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是《自然》期刊评选的“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带领团队推动我国古遗传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重写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历史,填补世界人类演化史所缺失的重要中国篇章;揭秘中国石峁古城、良渚等逝去文明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的博士生导师是张可礼先生,张先生编撰有《东晋文艺系年》。张先生的研究生导师是陆侃如先生,陆先生著有《中古文学系年》。这两部书虽然没有使用“文学编年史”这样的名称,但实际都属于文学编年史范畴的著作。因此,当陈文新先生通过杜贵晨先生找到我,让我承担《中国文学编年  相似文献   

13.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先生写的以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为《语病川一文,觉得有不同意见需与马先生商榷。马奎春先生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人小心些。b.叫大家小心些。笔者则以为:“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  相似文献   

14.
《乐话》是一本早已被中国音乐理论界“忘却”的近代乐论名著。 《乐话》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又何以要“重估”?为了向读者作个交待,只好先叙缘起。 一、缘起 《乐话》在“文革”中,曾被评估过一次。 1973年12月23日,《文汇报》上登出了一篇署名“殷言石”的文章《老谱袭用 旧调重  相似文献   

15.
卡洛斯·卡斯蒂略·里奥斯博士是秘鲁教育家、律师和记者,文化大革命后期曾经访问过我国,参观了各级各类学校,并同部分干部、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座谈。回国后于一九七二年写成《<中国教育>——一部革命的教育学》一书初稿,今年经修改后再版。今年五月三十一日,秘鲁《快报》为本书的出版发表了费尔南德斯·阿尔塞的题为《一本优秀的书——<中国教育>》的书评,赞扬中国当前的教育革命是“在全世界引起思潮起伏的真正的革命教育”,认为本书作者对“这种震惊世界的新教育”所作的研究和宣传,是对秘鲁人民“作出的一个卓越贡献”。这里摘译了该书一九七二年版的序言和“教育政策”,“主要特点”两章以及今年再版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考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共十二节内容。根据2002年版《教学大纲》和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第四节“宗教改革”;第二蕈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不在考试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长期是个“反欧洲”人士。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反法西斯阵营中突现出一些主张欧洲联邦的运动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1946年的《法国人文杂志》之上。这篇文章有一个令人不容置疑的标题:“欧洲不复存在”。我曾经参加过抵抗纳粹运动,战后我则是共产党人。对我和我们来说,“欧洲”是个骗人的字眼。  相似文献   

18.
科技馆     
中国人一向以“四大发明”自豪,其实中国首先发现、发明的东西还多得很。中国是世界上记录月食最早的国家。我国《诗经·小雅》记录的公元前776年8月21日发生的月偏食,比埃及最早的月全食记录(公元前721年2月19日)早55年。中国是世界上记录日珥最早的国家。太阳的边缘有像火一样的东西,上下翻腾,叫日珥。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用肉眼看到。我国甲骨文中关于日珥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前14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新星的国家。《汉书·天文志》中说:“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房就是二十八宿星的房宿,即现在天蝎星座的头部。这颗新星发现在公元前134年。后来法国人比奥编《新星汇编》就把《汉书·天文志》这颗新星列为第一星。中国是世界上记载哈雷彗星最早的国家。我国《春秋》记载:鲁文公14年7月,有星进入北斗。这比公元66年欧洲观测记载哈雷彗星要早好几百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四川省教委电教馆干部傅森年将自己的美术作品《紫色》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傅森年同志颁发了捐赠证书。《紫色》一画是傅森年同志为中日合办的援助“希望工程”美展创作的。在京展出期间,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日本、南朝鲜等国的客人均表示有意购买,而傅森年同志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西北大学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之一。课程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张岂之先生主持的、为大学生开设的“伟大的祖国”专题系列讲座。该讲座的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张先生逐渐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最好的载体。1993年4月,张先生在《中华文化》杂志上发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一文,该文最后说:“我们的国家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在现代化的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