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剖析了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从自然和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女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抗争三方面去阐述,从中窥探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涵义。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因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一直受到国际批评界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等学术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解读和再解读。目前,国内研究曼斯菲尔德创作的专著还不多见。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文兰副教授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而这样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在方寸之间达到独到的思想表达效果则主要得益于作家由微而著、从具象到抽象的个性化叙事策略。《苍蝇》是曼斯菲尔德晚年的代表作,自然也是其叙事策略的成功典范。行将离世的曼斯菲尔德在饱受病痛之后,对生存之道和生命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一作品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从老伍德菲尔德访友和一只苍蝇落入墨水瓶中等细琐小事入手,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题材中阐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感悟,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屈的抗争和永不言弃的执著。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9,(2):70-74
自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去世迄今,国外曼斯菲尔德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程。研究者们主要对曼斯菲尔德进行传记研究、形式与主题研究以及比较研究。近年来,国外曼斯菲尔德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趋势。这些批评方法从不同角度形成向前的合力,推动了曼斯菲尔德研究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曼斯菲尔德在中国的早期译介是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定的契机下,作家徐志摩、陈西滢等人开始译介曼斯菲尔德,使其人其作扎根中国文坛;批评家沈雁冰、赵景深等人开始评介曼斯菲尔德,使她为中国主流文学所接受,并进入文学史。经过译介与评介,曼斯菲尔德对中国文坛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伊迪丝·华顿都是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出身于新西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而华顿出身于美国上层阶级,这使她们都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以开创自己的文学生涯。曼斯菲尔德和华顿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妇女运动和各自不幸婚姻的影响,她们成长为妇女运动的先锋。在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她们勇敢地站出来为女性的权利而呼吁。尽管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写作方式,同为女性,她们的作品尤其是她们的短篇小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以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知识解读该部作品的宗教痕迹。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小说塑造了几个性格迥异的牧师形象;二、小说人物道德对比体现出的宗教影响;三、小说女主人公身上散发的宗教气息;四、字里行间频繁出现的宗教词汇。研究发现《曼斯菲尔德庄园》受到宗教的影响,再次证明文学与宗教学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取得了乔伊斯、沃尔芙在长篇小说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享有"英国的契诃夫"之称。女作家的多数作品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观察视角独特,敏锐而深入地思索人生。曼斯菲尔德不仅在英语界备受瞩目,还颇受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仰慕和青睐。文章拟从曼斯菲尔德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作品本身在国内的研究情况两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并对此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能为国内的曼斯菲尔德研究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以短篇小说见长。"就所起的指导性影响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在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之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与以前就迥然不同了。"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创作撑起了她"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这一声誉。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即是她个人生活的自白。正是由于曼斯菲尔德极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才使得人生的悲剧感在她的小说中得以真实体现。正如战后涌现出的迷惘的一代作家,她加入了探索生活中的悲剧感、幻灭感这一创作行列。因此,她的小说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普遍的宿命论情绪。因而幻灭感、孤独感和死亡感构成了她的悲剧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她的后期作品《园会》、《洋娃娃的房子》、《苍蝇》中对幻灭感、孤独感、死亡感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其悲剧性主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了解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首先要分析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女主人公范妮的人物形象,很多读者觉得小说中范妮的美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甚至有些人认为范妮这个主人公形象毫无生气和新意,但是我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范妮是很勇敢的。主人公范妮是作者刻画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范妮的性格特征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的了解,也可以了解当时范妮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我们从叙事视角、时间倒错、叙事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女主人的贴身女仆》和《巴克妈妈的一生》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伟大的英语短篇小说家。她的作品有挥之不去的幻灭感,她结合自身坎坷、阴郁的生活经历,如实地抓住生活中的片断和瞬间,透过平凡的生活现象,揭示出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存在的深刻主题——普通人从童年到成人各个阶段在日常生活的挤压下滋生的幻灭感。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幸福》反应了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批判了男权社会制度下的传统女性价值观。许多研究者已经对《幸福》这篇著作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是从女性主义,象征主义,对小说的现代性和意象进行的研究,鲜有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本文试从语气系统视角该小说进行分析,以揭示小说的主题,展现小说的创作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贯以创新的叙述方式为评论界所称道。她的短篇小说《泡菜》中人物的对话与细节描写,蕴含着丰富的文体色彩,展现了作家细腻的笔触及其艺术手法上的高深造诣。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分析曼斯菲尔德不确定的国家身份入手,结合曼斯菲尔德的传记、书信日记和她的短篇作品,剖析其国家身份不确定性的根源和形成原因,解读小说幻灭主题,结论认为研究曼斯菲尔德不确定的国家身份对进一步理解短篇小说主题特色和写作风格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WANG Qiong 《海外英语》2014,(7):201-202
The symbolism in Hawthorne's short stories is very typical.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his Young Goodman Brown with a view to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story. Its title, the protagonist's name, color of brown, pink, and black, some images such as characters, surroundings and the plot of the whole story have abundant symbolic implication. By analyzing the story and the writing methods of symbolism, we can see the theme of Hawthorne's stories clearly. Hawthorne reveals that"Evil is the nature of mankind"by the use of these images.  相似文献   

17.
Katherine Mansfield was an outstanding British short story writer. As a freelance writer and reviewer, sh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with some short stories.One of her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is "A Dill Pickle", on which this article comments. "A Dill Pickle" shows the extent to which romantic love is dependent upon circumstances and the convergence of certain character traits at a particular time. The story artfully and subtlety points up the heroine' s sensitivity and the man' s insensitivity to others - their feelings, attitudes and inner motivations.  相似文献   

1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文章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派克大妈的一生>,以展现她独特的叙述策略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她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在《莳萝泡菜》中,她采用女主人公薇拉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叙事,对现代女性孤独感和幻灭感这一主题进行了揭示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莳萝泡菜》中的女性视角的叙述手法来进一步深化对该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