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书法本身极具美的因素。它蕴含着点画质地美、线条姿态美、字形组合美、章法布白美、神采气韵美、节奏律动美、形式丰富美、风格独特美。可以说,书法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审美。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学生汉字书写实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的书法教师教的仅仅是写字的技巧——只重视了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规范,而忽略了对学生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的陈  相似文献   

2.
谈谈汉字美     
汉字是人类文字中的奇葩,汉字具有象形美、结构美、绘画美、书法美、超时空美的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展示汉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结体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把握结构规律,感受汉字之美的习字方法。美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书法教学应当循着规律开展。教学中用"黄金分割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对比"中学习此规律;在反复操练中,掌握此规律;在空间延展中深悟此规律,从而让学生乐于书法、勤于书法、敏于书法。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中国艺术品类中,书法独具魅力,其以含蓄蕴藉的点画.流美畅达的结构,生机盎然的生命底蕴将中国的汉字演绎成斑瓓多姿、神妙莫测的美:楷书的端庄宏大,篆书的古茂雄强,隶书的古朴典雅,行书的轻快流畅,草书的神奇诡谲……“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已知.”书法美离不开汉字,更离不开汉字的基本构件——笔画,即线.书法是用线按照字的规则巧妙的将音、形、意、境完美结合起来的流美艺术,所以加深对书法最基本、最本质的表现形式线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领略书法艺术美的奥秘,增添书法美的创造.单纯性和丰富性是书法线的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一门艺术,内含诸多审美情愫。江苏省盐城市日月路小学以"写美汉字、创美人生"为书法教育理念,在小学书法教育中充分挖掘"美"的元素,打造"唯美"书法教育,让校园处处沐浴书法美的光泽,形成赏析美、创造美的教学自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为学生美丽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师大附中美育园地里开出了“书法美育”这朵奇葩。附中学生在历年的区、市乃至国际书法大赛中,频频获奖,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成长,按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奇丽的明珠,就书法本身的美学来说,它具有点线美、造型美、章法美、意境美、以及神采美、气韵美、情调美、意象美、动静美等等。就天下第一行书  相似文献   

7.
汉字书法结字美的核心是线条布局的密度。能够对线条布局密度产生影响的既有结字的长度、宽度、角度、弧度、浓度、向度,又有用笔的速度、力度、幅度等,还有章法、情趣等因素。书法结字当以“密度”为核心,使得线条布局中的各种“度”能协调一致,并使情趣、韵味等能得到最为合理的展示,从而体现书法美。  相似文献   

8.
庄禅神凝说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心理机制,并直接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特殊审美内蕴.“书法”之名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或驴世马.难睹全象.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海》概而论之,大而化之,简释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书写的方法”.专业工具书中,着眼不同,见解自异.《中国美术辞典》释之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的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香港《中国书法大辞典》谓之“借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的精神美的艺术”.至若学术文章,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郝文勉认为书法是“利用各种书写材料,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和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汉字艺术形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既有其实用价值,也有其审美价值,它通过简炼的线条造型表达一种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能够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样,使人们得到各种美的享受。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在当今世界上得到了愈来愈大的推崇。 汉字源于象形,给汉字造成了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形体结构,这样,便产生了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象形性是书法美的基础,但是不能说汉字的象形性直接造成了书法美。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象形性愈来愈弱。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孩子们发现汉字之美、品出“方块字”之美呢?通过从观察汉字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寻找汉字之美、叙说字形之美,让孩子做一个发现美的使者,欣赏美的智者,这也是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之葩中国汉字书法是藉以汉字的一种“图画性”很强的衍形表意文字,它借助于蒙恬造笔形成的我国独享盛名的书写工具———毛笔,使书者在灵性飞动,意绪飘扬的氛围中,独获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从而产生书法这门辉煌灿烂的艺术之葩,也产生了对书法美的探求。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何在?简单概括有以下几点:其一是线条之美。汉字由线条有机的排列组成,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断或连,丝丝相扣,灵飞飘动,如神来之笔,又有一定的规矩和方圆的规范。像国画一样,书法也有枯澜浓淡之分,所谓墨分五彩即此。其二是…  相似文献   

12.
汉字偏旁的形变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偏旁形变最剧烈的是隶变时期和楷化时期。汉字偏旁的形变可以归纳为不形变、不完全形变和完全形变三个形变规律。汉字偏旁按美的规律进行形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书写、书法实践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汉字书法是藉以汉字的一种“图画性”很强的衍形表意文字,它借助于蒙恬造笔形成的我国独享盛名的书写工具——毛笔,使书者在灵性飞动,意绪飘扬的氛围中,独获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从而产生书法这门辉煌灿烂的艺术之葩,也产生了对书法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14.
谢春 《江苏教育》2022,(85):42-45
“木字旁”是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第12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将“木字旁”教学融入语文学科中,设计“寻访校园树木”“观察‘木字旁’的变化”“练写‘林、梅、桃、采’等合体字”“学写书法作品”四个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溯源“木”字形态变化,感受汉字避让、穿插的灵动美“;观—写—吟—赏”深度体悟汉字的音韵美、意境美,增添书法教学的趣味,丰富书法课程的内涵,探索跨学科视域下,富有儿童审美情趣的书法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书法学习、鉴赏、创作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寓美育于书法教学之中呢?书写汉字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还要对书法艺术有足够的理解和较高的欣赏、感悟能力,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美的传播者,通过书法教学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枯燥的书法练习中,由"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再由"好之者"成为"乐之者"。  相似文献   

16.
屈威 《快乐阅读》2011,(27):12-13
美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素材是丰富的,比如汉字美、书法美、语言美、插图美、印刷美等等,这些美要靠教师去认识、去利用、去创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就是割断了语文与情感的联系,割断了语文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不仅在物,更在于人,即应该用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美的自身。审美教育引导人们体验美的感受,认识美的实质,树立美的理想,追求美的创造,从而形成美的人格,体现了美的规律。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这不仅仅是指增加一些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60周年的发展中,围绕“美的规律”的研究,已有三次大的论争。论争的焦点是“美的规律”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还是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创造规律。产生分歧的原因,与对马克思相关论述中几个“尺度”一特别是“内在尺度”的理解密切相关。“美的规律”的研究,多年来尽管存在着论争,但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总体来看,却为美的创造规律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并非从来就有像今天这许多审美效果的讲求,也并非永远就是这样的审美讲求。事实告诉我们:对书法美的认识和讲求,今人和古人并不都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书法美的本质。有人把美看作是一种形式。如讲"形式美",但什么样的形式美,什么样的形式不美,却怎么也说不清楚。有人把美说成是一种精神,但什么样的精神美,什么样的精神不美,也说不清楚。其实,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本质。书法令人产生审美感受的方面很多:如运笔的美、结体的美、形质的美、神采的美、风格的美、功力技巧的  相似文献   

20.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书法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让生性好动的学生喜欢书法,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要充分考虑教材中显性的书法知识,帮助学生领悟书写窍门;还要有意识地强化课堂实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写训练自我提升,形成能力;更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感受、发现汉字本身所蕴含的美,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