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知识分子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就是平民教育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概论》中结合当时全国平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奋斗目标,深入分析了平民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杨洁琼 《师道》2011,(2):41-4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乡村平民教育实际处于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附带状态。  相似文献   

4.
杨洁琼 《教育》2012,(4):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具有其独特性。陶行知1914年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后即与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倡导和从事平民教育运动,深入军营、商  相似文献   

6.
杨洁琼 《教育》2012,(2):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我国平民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其平民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平民教育实践运动影响深远。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及其措施对当前我国普及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促进普及教育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郭阳 《生活教育》2010,(5):50-5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从事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教育救国"为最终目标,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普及。在普及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一直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把普及图书馆当做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1891—1946)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 ,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享誉海内外 ,被称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整个求学过程主要是在教会学校里度过的 ,但作为未来教育家的陶行知 ,却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平民性。这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处处得到了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生涯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高等教育为主要阵地 ,推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时间为1917年—1923年。第二阶段提倡平民教育 ,既反对“土八股”又反对“洋八股” ,时间是1923年—1926年。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活动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让我国更多的人进入了知识的殿堂,学到了知识的玄妙,进而拥有了更加美好的人生和理想。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陶行知平民教育中找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从而让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对于幼儿来说,更应该秉承着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8,(2):2-2
中国留学30年:从精英出国到全民留学,“2008年是中国的”,当汉语成为战略语言,北京籍大学生重新“包分配”?2008就业高压年,陶行知:一切为了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共同之处在于: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作平民教育的宗旨;平民教育面向平民,谋求教育公平;平民教育关注民生,注重职业教育;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连环扣合,整体推进。他们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平民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为职教社“特别社员”。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在改进社内设职业教育组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协作调查研究、指导改进职业教育。1923年与晏阳初等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平民教育。陶行知一生很关心职业教育,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孕育和发展过程中,最早引起他关注的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教育。陶行知一生亲自创办了晓庄师…  相似文献   

14.
圣哲先生的办学实践圣哲先生是安徽休宁人,生长于农村贫苦家庭,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平民百姓中间,与人相处以诚为本。事业有成的圣哲先生追随故里先贤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决心把陶行知没有做完的中国平民教育事业继续做下去!为此,他于2003年在故乡创办了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2005年又创办了休宁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尽地阐述了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构想,并事必躬亲、热情推行,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与事业,对于现在倡导实现教育公平也有极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2008,(1):68-68
2005年9月,休宁县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携手,创办了全国首个陶行知式寄宿制平民小学,38名贫困学生成为平民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学校秉承"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校训。和一般学校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基地。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的涌入,学校生源的差异性日渐凸现,教育公平化、大众化、优质化的问题成为我校办学的亟待迫切解决的课题。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因材施教的观点为我们办学指明了原则和方向,陶行知"做中学"的平民教育思想,为学校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两位不同时代平民教育先驱的思想精义,为学校文化提供涵养。我校预设以课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在内外条件作用下产生了社会教育思想。其社会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平民教育。陶行知的社会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长期在南京学习和工作,并在南京开展推进平民教育运动、推动女子教育改革等新教育探索。陶行知的江苏教育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江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挖掘、阐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继承、发扬陶行知奉献开拓精神,尊崇、学习陶行知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