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设计科学作业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设计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学生乐于接受的科学作业。在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使作业更加适应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做作业和消极应付作业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开阔思维,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桥梁。本文从新课程的作业价值观出发,以例举的方式谈谈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作业布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作业的预期目标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们将作业分为双基型作业和能力型作业两种类型,其中能力型作业又可细分为开放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信息型作业等。   对进入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从高一、高二的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作业设置更应体现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整合,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  相似文献   

3.
田丰 《天津教育》2001,(6):41-41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优化作业设计,就一定要在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注重分出梯度、激发想象、综合实践、鼓励质疑,使作业更加适应以创新教育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做作业和消极应付作业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开阔思维,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作业的设计更应讲求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作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使布置的作业能做到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开放性;作业要有层次性,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初探赵宗华学生作业多,负担重,历来是教学工作中一个突出而普遍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克服教师在布置作业中的盲目性,使之既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但,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刁桂莲 《青海教育》2003,(12):20-20
作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前作业可以帮助学生预习,明确学习中的难点;课堂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加深印象;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知识发散和延伸。然而,“读一读”或“写一写”这样的作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完成。因此,应拓展作业的途径,布置学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多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偏偏有些学生“厌”作业,视作业为负担,完成作业是应付差事。如何使学生把作业练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应是成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成长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因此,我认为在热热闹闹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不妨也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作业,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相似文献   

9.
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傅妙红 《学语文》2005,(4):20-21
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在新谋程改革中,新颖的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把学生的作业活动和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作业活动中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不断自行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面对存在个性差异、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学生,布置内容相同的作业,并用同一评判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作业,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使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听到、看到、做到的内容变为丰富多彩的作业。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因此我在“大语文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尝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题,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自主的完成作业。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如何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在把握教材(课文)的重难点后,结合学生实际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识字复习中,教  相似文献   

13.
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指向。所以,教师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这样既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关根 《宁夏教育》2006,(7):105-105
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呢?作业设计该如何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因才施教的关系?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是指教师所布置的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各种训练,这种作业以重复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为主要形式。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已学知识为主要评价指标。很显然,巩固已学知识,并努力使学生达到熟练程度,是传统作业的主要功能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业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业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学生仅仅为作业而作业,造成作业重量轻质、重书面轻口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不仅违背了作业的本意,又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要改变作业的老面孔,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作业属于课堂教学的延续,在任何教育阶段、任何学科教学中都有作业环节.作业既能用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学习情况,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使其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同样是重要一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设计分层作业,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推动学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既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更要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自信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完成作业,使他们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乐学。  相似文献   

20.
林俊 《广西教育》2007,(5A):9-9,23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练习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就必须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效益的关系,使练习成为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汲取传统作业设计经验中的合理内核,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又要更新观念,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作业设计的走向,走“轻负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