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时间倒流的情节,那么,时间怎么会倒流呢? 我们知道,地球和其它星球的距离,一般用光年来计算(光在1年中所走  相似文献   

2.
宇宙年龄有多大?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约140亿年,误差30亿年.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何时形成的?研究宇宙的进化历史,预测宇宙未来的变化趋势.这些问题激起很多学生的兴趣,显然地球年龄一定远小于太阳年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宇宙大爆炸后若干时间后才逐渐形成的.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同样这个...  相似文献   

3.
贺德才 《物理教师》2007,28(2):4-15
1问题 提出一般的钟表能够显示的最大时刻为12点,而一天是24小时,人们是怎样判断是早还是晚,以及新的一天是否已经开始了呢?实际上,除了看钟表外,人们还借助白天黑夜的交替进行分辨.但在太空或地球极点白天黑夜就可能与我们平常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用一般的钟表就不好识别了.能否利用钟表上指针运动应满足的规律,对常用的钟表作些改进,使到太空中去生活的人的时间观念能够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时间观念大致保持一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地球未来气候如何科学家又有新说地球未来的气候如何?是变暖还是变令?对此国内外科学家争论不休.大多数认为地球正在变暖,但也有不少科学家用很多事实证明地球正在变冷.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抨击"变暖说".他们认为,目前地球在朝低温比、温润化方向发...  相似文献   

5.
时间可以倒流吗?那些在科幻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情景真的能在现实中出现吗?我不禁陷入了快乐的想象中……  相似文献   

6.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就不会后悔。时间能倒流吗?不可以,所以我后悔:如果人没有了感情,我就不会祝福母亲,人没有感情吗?不可能,所以我会祝福;如果世上没有母亲节,我就没有机会记录这些文字,世上没有母亲节吗?不可能,所以我会记录这些——  相似文献   

7.
魏永先 《物理教师》2007,28(1):3-23
在有关重力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哪里?是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话题,曾经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是关于地轴对称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脚下地球的那一端是美国.第二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过地心的连线上。关于地心对称的地方,即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多拉圭、秘鲁等国.这两种说法对吗?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不一定对,这种说法只有在赤道上时才对,而在其他地方就不对了.第二种说法则不够恰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灭绝50亿年后.兔子占领地球。科技高度发展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白兔“阿卡”拿着超声波穿甲枪和激光剞刀.驾驶着电脑飞车到森林里采蘑菇。阿卡为什么要拿着武器去采蘑菇呢?原来是火星人要占领地球,树林里可能有火星人。  相似文献   

9.
逆时针     
如果,把表针逆时针旋转。那么。时光会倒流吗?想必。你们又在骂我傻了吧?  相似文献   

10.
宇宙     
宇宙一、演示说明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明:(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2.用蜡烛光代表太阳继续转动地球仪。说明:(1)昼夜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2)停止转动地球仪,指出当时地球...  相似文献   

11.
转化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在于将问题重新改组或改造,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隐为显,变难为易,变生为熟.这种改组或改造,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转化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1时间“倒流” 正向思维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自始至终的思维方式.有些问题的解决若直接按照这种思维往往比较困难·但若转化时间的先后顺序。让时间“倒流”,常常会使问题变得简捷明了.例如,一列初速度为 15m/s的火车匀减速进站,加速度的大小为0.6m/s2、求它最后 2 …  相似文献   

12.
杠杆趣谈     
一、阿基米德真的能举起地球吗?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我们知道,利用杠杆能用一个很小的力举起一个很重物体.只要这个力放在杠杆的很长的长臂上,而被举起的重物放在短臂上.因而发现杠杆原理的阿塞米德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搬动地球.”我们设想有另一个不动的星球作支点,而且也做成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就真能搬动地球了吗?从课本78页我们可查出地球的质量是6XIO“千克,质量这么大的物体,在地球上称其重力大约是6X102’牛.如一个人用手只能直接举起重600牛,那么举起地球…  相似文献   

13.
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月球绕着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需一个月.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见的月光是由月球反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成直线的时侯,遮住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这种现象叫做日食.如图1所示,这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后面将形成一个锥形的影区.当地球在日、月中间成一条直线,遮住太阳照到月亮上的光,这种现象就是月食,如同2所示,这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明月变暗了,这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然而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  相似文献   

14.
丁兆梅 《小学生》2006,(11):40-41
我垂头丧气走在路上,所有喇叭都在祝福大家周末快乐,可龙小虫我知道,这个周末要是能够快乐的话,除非是黄河长江水倒流,哈雷慧星撞地球!  相似文献   

15.
周老师执教过不少课文.有过不少成功的课内教学的案例,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半截蜡烛》《天鹅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他为什么开始选择整本书中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不知道太家注意到没有.周益民在自我介绍时一般是这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自然反映了对自己的自觉定位和他对母语教育课程的探索和思考。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什么关系?怎样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母语教育改革的推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地球在变动     
地球在变动地球绕日运动的同时,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动呢?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体积在膨胀:由于大洋底部的扩张活动使地心的密度逐渐变小,地球的体积愈来愈大。自转速度降低。约在3.6亿万年前,地球上一年为四百八十无,而现在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体重在增加:根据...  相似文献   

17.
付立  姜会仁 《教师博览》2007,(12):50-51
从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来讲.人类是生物界的小字辈.与30亿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的古老生命相比.人类的历史最多只能追溯到200万年前,显得相当年轻。从人类有幸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跨度来看,区区的200万年(其中只有数千年与文明相伴)与恐龙称霸地球的1亿几千万年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然而却有科学家建议在地球演化史上标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类纪”.因为在这一时期.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之大已经不亚于大自然本身的活动.在地球的演化进程上深深地刻下了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一直向前     
天朝羽 《高中生》2013,(10):60-60
既然时间不会倒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追着时间一直向前。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K迷.最近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响,或是看到过什么怪异的物体?什么,一切正常?不过,我们的科学家早在1998年.通过一种叫做“地震检波器”的科学仪表首次发现来自地球的神秘嗡嗡声.当时他们称这是地球的“嗡嗡之音”。这种声音完全不被人耳所察觉,而且地球上某些地区的嗡鸣声比其他地区大。  相似文献   

20.
节日漫谈     
节日漫谈晓鸿全世界是同时进入元旦吗元旦,是一年当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那么,全世界是否一起进入元旦呢?不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形成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因此东边一天开始的时间就来得早,一天结束的时间也就早。地球有东半球和西半球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