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常提到“德育工作”,其实“德育”本身不就是一种“工作”么?在学校中还有所谓“德育工作者”,不用说,是因工作需要而设置的。问题在于学校中是否还有“非德育工作者”呢?这个问题的另一提法是:学生的思想品德除了他们自身努力外,单靠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工作能够形成吗?虽然在理沦上和经验上都不难对此作出否定回答,人们一般还不致否认学校中每位教师及所有工作人员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所应承担的责任,然而,既有专职“德育工作者”在,无异于默认其他教师及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中学一直在探索以伟人风范为引领的主体德育模式。“学习伟人周恩来精神风范”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德育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基于学生的需要是德育的出发点 “周恩来精神风范特色德育”模式建立在对“学生需要‘周恩来精神与风范’教育吗?”这个问题的探索上,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也是我们对伟人风范主体德育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高校德育在不断地更新着观念,不倦地探索着新路子。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当代青年学生的同时,又不能不惊呼大学生中许多不该发生的问题在时有发生。以往的德育工作失败了吗?以往的德育内容陈旧了吗?以往的德育方式过时了吗?对此,很难报以简单的可否。看来,新的形势在逼迫我们对高校德育进行重新的思考。我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5.
寻找目标     
有一天,“目标”二字在字典上消失了,人们感到莫名其妙,然后人们决定把“目标”找回来。人们问风:“是你把我们的目标吹走了吗?”风摇摇头:“要是你们的目标坚定,我能吹走它吗?”人们问乌云:“是你把我们的目标藏起来了吗?”乌云叹叹气:“只要你们的目标明确,没有东西能把它遮藏起来。”人们问电子游戏:“是你带我们的目标去玩了吗?”电子游戏皱皱眉:“如果你们的目标喜欢玩乐,就找我吧!”人们问金钱:“我们的目标找你享受去了吗?”金钱摆摆手:“跟在我身后的有贪图,腐败,名利……这些是你们的目标吗?”人们失望了,有的提议:“坚持下去,我们…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汉字中,有一些字很特别,也很有趣,你注意到了吗? ①日历上有两个很常见的字“廿”、“卅”,人人都知道它的意思,但你会读吗?是读作“二十”、“三十”吗?  相似文献   

7.
开天辟地的历史伟人毛泽东早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就为新中国制定了又红又专、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他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强调智商才能的同时,不也充分肯定德育之首要吗?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如今开口闭口谈“德育”,似乎显示出对德育异乎寻常的重视,其实倒是纷纷指责学校对德育的忽视,而教师们未必都服气:“我们一年忙到头,何尝忽视德育啊?”自然,在这方面倒也不乏共识,这就是我们所实施的德育缺乏实效。欲问如此兴师动众、辛苦劳碌实施的德育,其效果何以成问题,客观上由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在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地逐步推进,一些学校时下热衷于举行大型的“告别不明行为”的签字仪式。一般先是领导讲话,再是学生代表宣誓.最后同学们排起“长龙”,逐一在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大名。这样的活动看似神圣.可是难道签了字。我们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告别不明的行为了吗?假如真是如此.我们的德育倒也省事,只要时不时地发动学生签几回字就行了。这种表面化、肤浅化的活动,与其说是德育,不如说是在“作秀”。它既与鲜活的生活实际脱节,也难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无疑给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第一线的同志以很大的鼓舞,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把德育放在首位?如何才能使德育在培养人才中起到“首位”的作用?采用什么方法实施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奏效?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几年来,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德育工作难做吗?难!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么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更有甚者,把德育知识当作条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 有没有快乐的德育?有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有没有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德育?泗洪县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生命整体,在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理想志向三个维度,广泛开展以“诚信、自信、信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诚信是立身之本,自信是成才之基,信念是力量之源。由此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生命奠基,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2.
练习设计有诀窍吗?有!陈彬的《小学数学练习要讲究五个“点”》指出,练习设计要做到突出“新知识点”、突破“难点”、辨析“易混淆点”、渗透“方法点”、讲究“德育点”。其具体有效,大家不妨一试。夏澍的《隐性错误在学习数学中的反映》对隐性错误进行归类和举例说明,读后颇有启发。张冬梅的《用语文训练方法巧解数学文字题》和孙鹏国的《不能让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失调》,短小精悍,回味无穷。华占和的《比例尺是比还是比值?》指出,比例尺从概念上说是比,但在应用上既可看作比,又可视为比值,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不想看一看吗?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上动手的时间多了,活动的量也足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科学教学往往又步入了“做”的误区:重“做”轻“思”,“浅尝辄止”。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科学是那么急功近利、浮躁喧哗?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般的探究中,学生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没有了静心默想,学生能发现疑问吗?没有了潜心实验,学生能够收集到科学、真实、全面的数据和事实吗?没有了潜心观察,学生能有独特发现吗?没有了潜心思索,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吗?从小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往往更多注意“做”,而较少关注“思”,缺乏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麻雀     
暑假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阳台外面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怎么回事?我心里纳闷。于是,我急忙跑到大厅,哇,是一群麻雀!我数了一下,足足有18只。它们停在阳台外晒衣服的不锈钢杆上。当我出现在大厅的时候,它们三三两两在交头接耳,好像在说:“快过来跟我们一起玩,好吗?”“你怎么只有一个人?这样多孤独哇,是吗?”正当我看得出神的时候,它们一起飞走。我急忙打开窗,只见5只麻雀飞上对面楼顶的水箱上,其中一只麻雀好像在说:“我们到楼下去玩,好吗?”“不好。”另一只麻雀说。“为什么?”刚才那只麻雀又问,“那我们到哪里去玩呢?”“就…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但德育绝不是贴标签,而应当自然地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下面的小故事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一位教授在开始讲授前向学生作了一个搭积木的实验,1层,2层……到第5层时停下来,问大家“:高吗?”大家都摇摇头不以为然,教授继续搭。10层……15层“。高吗?”教授问。有人开始点点头。积木继续升高,27层,28层,29层——没想到教授居然是搭积木高手,积木楼虽然摇摇欲坠,但是蔚为壮观。大家纷纷鼓掌,还有的大声叫好。教授向积木轻轻吹了一口气,啊哟“,轰隆”一下,危楼塌…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探索合乎时代需要的、科学化的德育模式。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对待几千年形成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德育。人们不禁要问,传统德育过时了吗?它还具不具有时代意义?有或者没有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说有,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评估传统德育的时代意义,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做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不错,就是贪婪!因为我…  相似文献   

18.
你想成为“三好学生”吗?首先得评上“德育示范生”。长沙市砂子塘学校自1990年下期以来,开展评选“德育示范生”活动,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保证了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位置。该校评选“德育示范生”,着眼于思想品德过硬。学生参评不受次数、时间和名额的限制,涌现一个评选一个,成熟一批确认一批。期末评选“三好学生”,必须从“德育示范生”中评选,这样就把住了“三好学生”的德育关。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评选“德育示范生”的制度。一、组织学习标准。该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照学生评比条件,为德育示范  相似文献   

19.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工作难做吗?难!德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要么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要么是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更有甚者,把德育知识当作条文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有没有快乐的德育?有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有没有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德育?泗洪县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立足于生命整体,在社会公德、心理健康、理想志向三个维度,广泛开展以“诚信、自信、信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诚信是立身之本,自信是成才之基,信念是力量之源。由此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生命奠基,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