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似乎从未在乎过“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无论在平时的大小作文,还是考试作文中,这种哭笑不得的事可谓屡见不鲜。为感动阅卷老师,考生心照不宣地公然造假,不惜让美满的家庭横遭不幸,为“分”贬“人”,为文造情。这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敲响了警钟:作文教学要重视“人本”,作文健康不得…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参加过多次作文阅卷,发现有的阅卷者或怕担责任。打保险分,使有争议的精品遭埋没;或略读头尾,打印象分,使颇具匠心的佳作蒙遗弃;或仅凭个人好恶,打偏私分,使不合口味的文章遭冷落;或脱离实际,打苛刻分,使略带瑕疵的好文章被降格。尽管有关主管部门也不断进行作文阅卷的改革.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为了迎合阅卷者心理的“万能”作文、格式作文、套写作文等“歪门邪道”仍屡见于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初中,似乎很少重视“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作文教学要重视“人本”,作文健康不得不讲!那么,怎样才算作文健康呢?一、人格要健康1.作文要具有诚实性。“做真人,说真话”,这是做人作文的准则。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说漂亮话。世纪老人巴金一生追求真理,抒写真情,晚年创作的《随想录》,可谓是“说真话”的典范。作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4.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中学到大学,似乎很少重视“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盛行,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者心理畸形。写作教学须重视“人本”,还作文以健康。  相似文献   

5.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似乎从未在乎过"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考分至上的教育现实中,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强化技术因素而缺乏人本意识的弊病,致使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多数作文难如人意。种种背离人本的作文教学现象,不能不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忧思。一.重分轻人:为文造情蔚然成风当前,不少教师惯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7.
语文姓语,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作为在语文中占有很重分量的作文,它该姓什么却似乎很少有人去顾及,以至作文已逐渐失去了它的本“姓”。古人云“字如其人,文亦如其人”。可见文章乃人性之表露,怎样的人便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怎样的文章亦可看出是怎样的人。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似乎走了样,变了味,不再是“文如其人”。高考中曾有许多人竟忍心让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笔下死上一回,以此捏造一丝悲凉,乞求阅卷老师的一点怜悯,换取一点可怜的分数资本。实在可悲!作文已不再是作文,而是造文,由此便可得出当前我们的学生作文已姓:“造”———尽显造假…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生搬硬套”,“为师造文,为文造情”,所作的文章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这样的作文当然毫无生机。如何解决学生怕作文这个大难题呢?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如今高中生习作中真情实感匮乏,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严重,要扭转这个局面,高中作文教学应坚持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出发,走好“群众路线”,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有兴趣,有真切体验,全程参与,让作文教学回归写作的本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内容上日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自我,文风上倡导学生减少浮华、回归本真,这让人感受到命题专家们对作文教学要有灵气、要接地气的良好导向与良苦用心。但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更有价值的恐怕不是考场作文的优点挖掘,而是阅卷过程中的问题反思。现以去年江苏南通的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的阅卷观察与反思为例,路作述评,以冀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作文教学生态的自省与疗救的一点注意。  相似文献   

11.
绿色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中的阅读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也不妨把这种理想中作文教学称之为“绿色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高考备考中作文的有效训练便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可以找到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作文教与写的方向,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征途中信心倍增,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14.
金剑岭  陈根荣 《中学教育》2003,(5):47-48,27
作文教学举步维艰 ,已是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 ,原因是多方面的 ,情况是复杂的。笔者认为 ,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心理的疏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系统论来看 ,作文教学的“板块”(作文心理疏导———作文教学之“本”和作文技巧辅导———作文教学之“标”)被我们有意无意人为地割分开了。我们注重的只是作文技巧的辅导 (“硬件”) ,而忽略了作文心理的疏导 (“软件”)。当然 ,传授学生作文上的技巧是无可厚非的 ,也是我们作文教学必须要做的一项任务。例如 ,教会我们学生怎样立意、选材 ,教会我们学生怎样谋…  相似文献   

15.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对开启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在着眼培养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培养人,发展人。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使作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多元发展的过程。一、以写带读,发展学习潜能阅读与作文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读写结合”已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但通常的“读写结合”大多是以读促写,即课内的阅读教学配合作文教学。但仅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眼光放开些,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大语文…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分值设定来看,在50分-60分这个范围,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语文成绩的高低。由于中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量大,阅卷老师不可能有充足时间去细读每一篇作文,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考场作文,自然不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较深的印象,那么创新就成了中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华山一条路”。  相似文献   

17.
王大绩 《中国考试》2000,(10):30-31
在一些作文教学的研究课上,在与某些语文老师的交谈中,觉得在对“作文创造”的认识上,似乎存在一个误区:人们一谈到“作文创造”,马上与“奇思异想”单一地挂钩,而很少想到,更很少认真对待创造的其他方面、其他因素。作文教学上的这种偏差,当然会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2000年高考作文阅卷的实践表明,相当数量的考生,片面追求立意的新奇;当这种追求超过了自己谋篇行文的能力,新奇也就失去了驾驭。变成了真正的天马行空,谁也抓不住、看不懂了。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8.
纵观小学生作文,呈现出的一个通病就是不知道写什么,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作文,首先要突破“敢写”。 我们从字面上看:“语”就是我用嘴巴说话,“文”就是作文,所以 我们可以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作 文。笔者认为:小学生写作文,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敢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效果的综合性体现 ,搞好作文教学 ,对培养“四有”新人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有着重要意义。为使作文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从 1 999年 3月开始 ,在市一小进行“三课六步”作文教学法实验。实验中 ,我们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紧扣《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作文要求 ,依据教材内容特点 ,通过三个课时 (准备课 ,表达课 ,评改课 )、六步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 ,学生习作 ,学生读议 ,师生讲评 ,学生修改 )完成一次性作文 ,充分运用各种手段 ,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一、实验目标及基本结构特征1 .…  相似文献   

20.
最近 ,我县举办了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调研活动 ,学生以“我学习的榜样”为题作文 ,共收集调研作文 880 0份 ,笔者参与了作文阅卷 ,并阅作文 30 0 0多份 ,这些作文具有代表性 ,反映了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下面从此次调查阅卷反映的问题出发 ,谈一谈笔者对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一、文面太差 ,基本功训练欠缺从所阅试卷的卷面看 ,大多数字迹潦草 ,错字别字很多 ,标点不会正确使用 ,格式紊乱、段落不清 ,乱涂乱抹严重。可见我们语文教学平时的基本功训练有很大欠缺。比如 :写汉字要方方正正 ,横平竖直 ,结构要匀称 ,大小要适度 ,在方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