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亮 《教育》2011,(6):30-32
教师的积极融入是打开学生幸福大门的钥匙。当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思考的时候,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教师就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还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兴趣参与体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一、师生一起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1.与学生一起活动,有助于师生沟通思想情感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投入智力,积  相似文献   

3.
王锦飞 《今日教育》2014,(11):52-53
关于教师,曾有园丁、蜡烛、春蚕等等说法,应该说这些说法是有些道理的,但其中的欠缺与不妥之处也很突出。新课改以后,有一种观点大家似乎比较认同,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而且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之间是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陆斌 《宁夏教育》2013,(12):76-76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我认为,教师就是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相似文献   

5.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6.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  相似文献   

8.
程文欢 《学子》2014,(5):38-38
正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中国食品遭遇贸易壁垒,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永生 《教育导刊》2004,(15):64-64
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和学生一起“玩”,这个“玩”,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在“玩”中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0.
做好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础,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付嗣琴 《文教资料》2009,(28):129-130
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学生,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目前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正视这些问题,并共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与孩子一起成长。——吴玉国他认为,孩子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主动学习者,是成长中的人。教师主导学生发展,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与孩子一起成长,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心里,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情境的创新创造,要求教师整体把握学科教育目标,创新设计教学流程,从而引领学生实现基于意义理解的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学习的关系,这是教育教学理论的一大改革与进步。这种新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在我国古代称作“教学相长”,即学生在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困难,教师不能告诉学生现成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这与现今考试制度控制下的教学方法是有质的区别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学习新理论,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再造新我。在新理念、新方法、新思  相似文献   

14.
正在省研修学习模块二专题中,方老师讲道,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让三颗心一起跳动"。我对此感触良多,方老师讲的"三颗心",即文本作者的心灵,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一起跳动"即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拙劣的体会,与同仁们一起探讨。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根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更具有思想价值,更注重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 合作教学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谋求与学生的合作,以完成教学任务。合作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一起共同思考、研究如何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不是带着学科知识走向学生,而是要求带领学生走向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丁秀玲 《文教资料》2012,(13):103-104,108
新音乐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开拓进取的契机。作者针对初中学生的"演唱"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歌唱技巧作了深入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与手指一起歌唱"、"与教师一起歌唱"、"与录音一起歌唱"、"与灵魂一起歌唱"的方法,以此唤醒沉寂的唱歌课,提高学生歌唱技巧,使学生富于激情地演唱。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鼓励,大胆问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平等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和学生一起探索、研究,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8.
导学案的产生,标志着教学正在由传统的"师本"课堂向现代的"生本"课堂转变,由教师主体在向学生主体转变,由教中心在向学中心转变.其巨大价值在于它将教师、学生和课堂有机融合在一起,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主、合作、探究有效结合在一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实在发展. 一、导学案使教师、学生和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教案是教师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是教学实施和知识单向传递的工具,学生在这样的教案里没有主体地位.这就从根本上注定了教案无法让教师、学生与课堂有效融合.而导学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学生主体思想和它本身的结构、内容使三者的有机融合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我校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了市高三质量统测.考试的结果是教师分数超过学生最高分的并不多,甚至出现部分高三教师与学生最高分差一大截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也有必要加强自身解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一、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