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龙 《青年记者》2002,(12):24-24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1、新闻实践需要借助文献新闻工作是与文字、图像、图表等文献资料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办报,其采、编、排、校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借助各类文献来完成。记者采访写作需要了解采访对象所在领域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其他背景资料;编辑编发稿件需要具备所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检查校对需要比较广博的知识功底,而且手头必备字典、辞典、报纸合订本等工具书和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化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新闻中的真,在意义上囊括了情真、意真、事真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新闻报道必须求真呢?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写的东西都是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或正在发展着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迅速地向读者报道社会生活的真相,及时准确地反映读者所关心、注目的人物和事件,它具有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真实、及时、快捷等新闻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社会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为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3.
4.
5.
新闻是一座靠山。新闻传播者,是新闻这个巨大躯体上的寄生者,或者说新闻使他们可以更体面更有意义地生存。新闻,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无论是喜讯还是噩耗,对于仅仅巴望干活的记者而言,都是传播这锅麻辣烫的材料而已。他们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工作量,关注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报纸的优势正在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以为走新闻整合之路,充分反馈读者等各方面对新闻报道的意见,更有针对性地给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在细分读者市场,提倡新闻报道窄众化等方面下工夫,树立报纸在新闻报道竞争中的新优势,适应现代报业发展趋势,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杨天庆 《新闻三昧》2005,(10):42-43
我所以将这4个词并列在一起作标题,一是因为它们都跟新闻作品有难解之缘,二是想突现出来上述4点的重要性,“刺激”一下编校人员的眼球,以便引起新闻界同仁的警觉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报纸评论的兴起,是社会环境宽松化、开放化、多元化、互动化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言论的操作本身对报纸对意见信息的冲突性理解、宽容性接受都是一种考验,因此,需要有效地策划和组织言论,特别是系列言论更需要策划。  相似文献   

9.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的“主打新闻品种”。①然而,冷静而理性思考,民生电视新闻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和情感讲述,这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使民生电视新闻走出目前徘徊低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找准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怀着满腔激情,我们期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新年的到来,让我们兴奋、快乐,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凭着满腔激情,我们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由于坚持,我们踏平了崎岖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在即将看到新年曙光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本刊的曙光。这曙光让我们浑身温暖,充满激情。这曙光也提醒我们要永远充满激情,这曙光鞭策我们在崎岖的道路上坚持艰难地跋涉。看到了照见我们的曙光的确不容易,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把艰难的路走下去。巴尔扎克有句名言:“磨难,对天才是垫脚石;对强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大学生洪战辉,面对苦难不断地奋斗,用独  相似文献   

11.
郑健 《军事记者》2010,(8):63-64
(一) 欧洲有句谚语:“格言体现着一个国家人民的智慧。”我国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况《荀子》)。”这都是对名言价值的认可。《宋史·吴介传》云:“介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左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不少新闻人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把名言精心抄录下来。作为丰富思想、提高写作能力.以为认识社会、把握人生的凭借;学者、文人吟诵体味、借鉴引用名言,  相似文献   

12.
夏康健 《新闻战线》2022,(12):15-17
拥抱互联网,已是当下媒体的必修课。从实践看,当前新闻表达呈现简短化、现场感、对话共情等趋势,而这些趋势的形成与网络语言的融合有着密切联系。新闻媒体要顺应发展趋势,创新新闻表达,让党的声音直抵人心。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近年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潮流,成为许多电视台用来提高收视率和吸引广告客户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一批原本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也转向到了采制民生新闻的岗位。  相似文献   

14.
毋庸置疑,在当今新闻竞争年代,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媒介经常使用的手段。同样的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有没有策划,或策划与施行的力度不同,其产生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大量的现象与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策划加上一个好的实施,会催生强大的新闻“核聚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对受众和社会应引导而不误导,帮忙而不添乱;既要顾市场,更要讲立场,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重社会效益。一、在新闻策划上,责任压倒一切年轻的市场化媒体,在生存与发展的打拼中,容易步人重市场轻立场、重发展轻规律、重世象轻导向的误区。为了防止这一误区,荆门晚报问世之初,就确立了责任压倒一切、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主持人语:中国新闻教育始于20世纪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自此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九十多年中,中国的传媒教育飞速发展。新闻传媒教育既包括正规的  相似文献   

18.
叶俊 《新闻世界》2010,(3):56-57
沃尔特·克朗凯特是美国电视新闻的第一代主持人,著名记者,其出色的新闻职业素养,卓越的新闻职业操守,出色的新闻报道,公正客观的评论风格及新闻思想值得新闻人借鉴。本文试就其新闻经历对其新闻思想的形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精炼、隽永、深刻呢?笔者认为,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快”是指报道迅速。新闻是易碎品,很讲究时效性。今天发生的新闻,不及时报道,到了明天有可能是旧闻,没有价值。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写得快些、再快些呢?通讯员除有废寝忘食、敬业爱岗的精神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事业的追求,把平时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就要赶快写,及时发。2001年11月1日,铁道部决定撤销临汾分局,并入太原分局,我及时撰写了这条改革新闻,第二天就被《山西日报》…  相似文献   

20.
陈金松 《新闻导刊》2004,(6):26-27,37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从一定意义上讲。精心提炼主题则更为重要。如果说,题材犹如人的身躯的话。那么。主题便是人的脑袋和灵魂了。它是衡量章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篇章结构、体风格、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各个写作环节的轴心。同一个题材,听取相同的介绍,掌握相等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