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雪 《科教文汇》2012,(28):207-208
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而儿童的文化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在游戏中展开。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儿童正是依靠着想象.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转化和保持平衡发展.通过在游戏中社会角色的建构中获得自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丽苹 《百科知识》2011,(16):50-52
中国城市化率已接近50%,在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中,作为城市化核心的人口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聚集、地域间的流动以及就业结构变动的表象,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在本质的现代化,是全体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提出:"游戏从心理方面来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从教育方面来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角色游戏不仅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技巧,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4.
游戏自由是促使儿童在精神和意识上自由独立的诉求。然而,幼儿园游戏自由的现实图景是,教师由于自身认识、理念或教学能力不足亦或迫于外界压力等原因导致对游戏的控制出现"越位"或"缺位"、不分年龄阶段错乱安排游戏、教学性游戏过多、追求游戏形式等现象。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发展身心的一个主要阵地,实现儿童游戏自由,要转变社会及家长的观念;改善幼儿园的游戏条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模拟了成人的社会生活,游戏中所体现的活动性、模仿性、自主性和儿童情趣,能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文化内化、角色习得和个性形成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体育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适宜场所和平台。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手段,更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游戏是一个培养幼儿兴趣,建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原有的活动,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化的游戏在我们的身边无所不在,我们应更加深刻的进行游戏教育,追求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  相似文献   

9.
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魅力在于通过其内在价值和游戏样式使人们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符号,加深民族认同感,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及传承这些具有人文价值的民间儿童游戏,对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屈丹 《百科知识》2021,(6):56-57
学龄期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龄特殊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关注度和家庭教育这三类.因此,当疫情等应激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如体育游戏干预、舞蹈治疗、动物辅助治疗和生活技能干预等,是帮助学龄特殊儿童成功应对事件、抵御身心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健康成长发展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作为一个与"农民工"同等热度的新兴词汇成为学术界以及政府、社会热议的话题.通过实证调查,对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失地农民改变其传统生活方式,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子怡 《百科知识》2021,(21):41-42
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使很多家长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外出务工,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中,引发社会问题.不论从社会治理的层面上看,还是儿童个体的发展上看,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保障对其健康成长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是激发儿童各种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奠定儿童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南》还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我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幼儿美育职业体验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慢慢由室内延伸至室外,精彩纷呈的户外游戏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并给予了幼儿更多释放天性的机会。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小社会一样。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掌握户外游戏礼仪,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更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闲置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因和留守儿童自身内因的复杂交织,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认识价值上的偏差,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本文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罪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防治留守儿童犯罪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程赟 《科学中国人》2014,(8):162+164
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这两门课程的性质确立为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发现品德生活化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困惑说明现阶段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根据这些现象,本文从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创设有效生活情境;基于儿童认知能力,展开有效品德教学;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提升品德课程理解;挖掘儿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探究思考这几方面阐释"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在游戏的开展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自主性游戏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我平时观察到的事例,对影响幼儿自主性游戏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大多数的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群体的存在,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特性,也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的概念 学者们将流动儿童从农村迁移到大城市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影响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心理健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理健康指个体智力发育正常、情绪可以保持稳定、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个性完善且较稳定、可以客观地认识自己以及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特性,指在面对困境后所保持良好的功能性和获得发展,其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中同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3-6岁的儿童,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游戏中自言自语正是他们社会语言的基础。该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结合电视节目中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情况概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引起家长对学前儿童创设丰富语言情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儿童游戏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想要更好的发挥传统儿童游戏的作用就要不断推进它的推广发展。本文从游戏受众、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以及社会风向等方面系统的分析了传统儿童游戏在推广过程中的可行性,为传统儿童游戏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武萌 《科协论坛》2008,(1):80-80
在信息社会里,娱乐代表了一种存在方式,而且已成为创造和享受娱乐这一方式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每个人徜徉在娱乐中,每一天沉浸在娱乐里.娱乐元素无处不在----颜色、形状、音乐、舞蹈、影视、游戏、节奏、美女、宠物、儿童……消费者购买的是多重感官的体验.可以说,娱乐元素正以生活化的细节和平民化的表达迅速地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人们正在把休闲、好玩、有趣作为一种游戏精神注入自己的生活,平凡、细碎、可笑的现实生活正在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