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思潮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契诃夫作品中具有浓厚的现代人文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他的作品中带有较强的存在主义色彩。在《第六病室》一书中,作家在思辨中明确了荒诞世界中的痛苦人生、相异的他者与自我的孤独感受,作品中充斥着的死亡意识又强化了这些认识,这部小说也因此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相似文献   

2.
加缪的作品揭示了现代人无法挣脱的巨大的荒谬感.他的《局外人》偏重于揭示人与人日常生活处境的冲突,塑造了在荒诞的生活处境中痛苦挣扎的独特的莫尔索形象.莫尔索以在习以为常但又枯燥无味的日常琐事中,以一种置身事外、不屑一顾的态度反抗.进而揭示出存在主义文学中对荒诞意识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袁忠惠 《科教文汇》2007,(2X):180-180
加缪的作品揭示了现代人无法挣脱的巨大的荒谬感。他的《局外人》偏重于揭示人与人日常生活处境的冲突,塑造了在荒诞的生活处境中痛苦挣扎的独特的莫尔索形象。莫尔索以在习以为常但又枯燥无味的日常琐事中,以一种置身事外、不屑一顾的态度反抗。进而揭示出存在主义文学中对荒诞意识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李涛 《科教文汇》2012,(4):67-68
昆德拉和余华是两位可以进行对话交流的作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活着》这两部小说都在探寻存在的本质,关怀人的生存价值,思考人生的悖谬、苦难和悲剧性.两部小说提出了一些尘世中让人颇感迷惑的命题,人的存在的矛盾状况和生命的荒诞和宿命是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其中“轻与重”的关系、生命之轻、现实的无可选择性和人对苦难的承受力等成为两位作家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美国杰出的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剧作家对美国社会荒诞现实的体验深刻表现在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中.这部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以极端的手法凸显了现代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充分运用了象征手法对荒诞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象征手法运用的层面对<动物园的故事>进行分析,并以此揭示其对现实荒诞性的讽喻功能.  相似文献   

6.
茨威格的小说以对心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刻划见长,另外他的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和平主义观念也深入人心.但是,在他的小说中也隐藏了众所周知的童话模式,这是茨威格小说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谭静 《科教文汇》2009,(18):249-249
《等待》被认为是是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代表作。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去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体现了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个人的哲学态度。《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虚无,活在当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迷惘。同时强调了个人要进行自由的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实现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等待》被认为是是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代表作。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去分析该小说是如何体现了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个人的哲学态度。《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人生的虚无,活在当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迷惘。同时强调了个人要进行自由的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实现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 卡夫卡与尼采的关系不是偶然的。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鲜明特征是哲学强有力地打入了文学。在诸多的现代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可以说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从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代表人物,他们每个人都兼有作家的特色。卡夫卡对存在主义情  相似文献   

10.
孙少佩 《科教文汇》2011,(11):63-64
方鸿渐和莫尔索都是生活于荒诞世界中的人,面对荒诞,钱钟书和加缪实现了一次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他们都主张直面生存困境,并付诸反抗的行动去赋予生命以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围城》与《局外人》中主人公荒诞的生存意蕴,从而进一步体会中西这两部伟大作品所体现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向、技术时代标志着技术开始进入哲学的视野.技术的现代境遇得以产生.人们在关心技术问题的同时都在探索技术的历史境遇,询问技术"不在场"、"历史性缺席"的哲学根源.哲学中理论重于其他的传统使得哲学理性成为技术这种境遇问题的承担者.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哲学的双重品性理性品性与宗教、神学品性.那么,对于技术的"不在场"、"历史性缺席"除了在理性品性中寻求根源外,能否从宗教、神学品性中找寻他与技术的历史境遇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在分析技术现代境遇的必然性的同时对技术的历史境遇作出相应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小平 《知识窗》2011,(9):61-61
那是他人生的黑暗时期。他在自寻短见时被人解救。救他的人了解他的境遇后.把他带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说:“你用手掂量掂量,黑暗有重量吗?”“没有。”自寻短见的人回答。“黑暗没有重量,但当你人生处于黑暗的时期.又为什么会被它压垮呢?”自寻短见的人寻思起来。  相似文献   

13.
茨威格的小说以对心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刻划见长,另外他的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和平主义观念也深入人心。但是,在他的小说中也隐藏了众所周知的童话模式,这是茨威格小说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两人诗风相似的原因不全在此,而是与存在主义的风行同和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的相似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戴志刚 《金秋科苑》2009,(22):146-146,148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嘉莉妹妹》,分析主人公嘉莉妹妹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西奥多.德莱塞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戴志刚 《今日科苑》2009,(22):146-146,148
《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精心刻画的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形象。本文结合存在主义观点解读《嘉莉妹妹》,分析主人公嘉莉妹妹在追梦过程中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上流社会"背后隐藏的虚伪性。在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西奥多.德莱塞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世界文坛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本文对卡夫卡的艺术风格作了探析,认主为其荒诞、异化、晦涩、具有不确定的"多层性"的艺术风格可以在卡夫卡的生活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8.
冯至关于路的探讨和思考,无疑联系着他自身的人生经验。那么这是什么样的人生经验呢?《歧路》和第二十六首十四行诗,表达了诗人面临人生选择和“决断”的困惑。如果我们联系冯至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对艺术的信仰,三十年代他对德国文学尤其是里尔克和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以及四十年代他对诸如“呼吸”、“变形”、“死和变”、“担当”等的思考和反复抒写,便会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给冯至带来的痛苦,理解他的诗句背后隐秘的内心苦楚,以及“决断”这一存在主义命题在冯至生命道路中的分量,以及他所经验到的“割裂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贺苗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139-140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异彩纷呈、个性鲜明,其中的思想性对现代人的生活世界和生活境遇给予了关注,由此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改变了哲学理论的当代形态.挖掘其理性思考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价值,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审判》中,作者卡夫卡受尼采激进的虚无主义思想感染,认为荒诞的世界比真正的世界更可信,让读者透过富有启示性的荒诞情节领悟到可看到的事实,从而获得巨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