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风雨苍黄千秋业,恰是百年正茂时。1921年7月,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宛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大地上冉冉升起,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前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中国第一红街"都府堤到"革命摇篮"井冈山,从"永放光芒"的古田到"伟大转折"的遵义,从"革命圣地"杨家岭到"进京赶考"的西柏坡,中国共产党这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风雨苍黄千秋业,恰是百年正茂时。1921年7月,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宛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大地上冉冉升起,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前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中国第一红街"都府堤到"革命摇篮"井冈山,从"永放光芒"的古田到"伟大转折"的遵义,从"革命圣地"杨家岭到"进京赶考"的西柏坡,  相似文献   

3.
与"三山五岳"相比,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并不算巍峨挺拔,却因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从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到此追寻历史,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高速铁路是带动国民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十三五"时期,高铁列车整车集成水平已经处在世界前列。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世界速度",俨然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它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改变着中国,同时也震撼着世界。然而,中国高端装备崛起的背后,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辛亥)10月10日从武昌爆发反清起义,西安立即予以响应。10月22日清晨,同盟会、新军、哥老会首领秘密集合,共同商讨起义大事,也从此宣告了满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土崩瓦解,宣告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彻底革新的过程和开端,他也是近现代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一次跨历史性的革新,这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人民争取独立自主和人民民主以及共同创建富强民主国家的一个具有跨时代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井勿幕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也是陕西较早接触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之先觉",也是西北地区较早组织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在辛亥革命所做出的杰出表现被孙中山称为"西北革命巨柱",于右任称呼他为"名家龙虎,关中凤鸾"。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中国正从"做大"到"做强"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品牌的价值、作用与功能日益凸现。本文从最初对品牌的定义出发,结合当前实际,对品牌的核心内容、品牌竞争的新要素、新模式及对企业品牌如何设计和策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2,(6):14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  相似文献   

9.
正一、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关于"红色文化"的准确内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一般都认为其内涵至少包括两方面,即中国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及载体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品质及载体,所以红色文化是具有高度价值和深度内涵的文化形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载体。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蕴涵着爱国爱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0.
正新技术革命书写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范式,不仅加快了道德进化的速率,还把道德还原成一种技术性存在。随着人工智能在技术领域的全线占领,由外而内,从肉体到精神,人的道德力得到巨大释放,从"一阶道德"到"二阶道德"再到"三阶道德",传统道德进化的抑制感被突破,技术化道德智能系统正在催生道德进化的新路径。随着人工智能的步伐加快,道德AI超越个体演化成为高效、理性、精准的"道  相似文献   

11.
正马里亚纳海沟,全球最深的海沟,它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最大深度"挑战者深渊"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的最深处。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坐底"挑战者深渊",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中国深潜人用劈风斩浪的数十年,矢志创新,一次次挑战着深海科技的制高点,书写着一幕幕深海传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文化以其独有的特征指导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探索和建设经历了一个成长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建设的辉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解和正确实践。薪火相传、锲而不舍、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2,(10):54-55
<正>8月29日,政务微博"平安北京"发布的四条关于"非京户籍人员在京办理出入境证件提示"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于网友的疑问,"平安北京"一一耐心解答。已经拥有360多万粉丝的"平安北京",用最现代、最时尚的方式为北京的社会管理增添了一抹亮色。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政府"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灭火",到突出源头治理;从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8年来,围绕着"创新",我国的社会管理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正>从"学着做"到独立"制造",从"跟着走"到"自主化"再到"走出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向世界频频展现自己不断壮大的"热声制冷"实力、"热声制冷"贡献与"热声制冷"人才队伍。在这里面,作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罗二仓,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热声制冷,源于一份朴素的爱国情怀热声现象的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热声学研究的繁荣却只是最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日子。走过这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抗争,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才有了先锋队和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政策思想。这些科技政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体系。文章简要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才能使祖国振兴、民族兴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正从炎帝、黄帝时期起,中国就出现了种植耕作等农业活动。"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中国更是以农作物养育着数十亿人口。近年来,随着气候、土壤、水质的变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植物病害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却在植物病害控制这一领域有太多  相似文献   

19.
正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桥将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连接并伸展开来:从原始氏族西安半坡村围沟上的独木桥,到名扬中外的赵州石拱桥;从绍兴古桥中的八字桥,到北京现代化的立交桥;从红军长征途中飞渡的铁索桥,到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跨"的乌江黄草桥;从姑苏婀娜多姿的园林古桥,到中国第一座跨海的上海东海大桥……  相似文献   

20.
<正>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其还留下什么遗产,是非常必要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常常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几乎是公认的五四运动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论民主如何,仅就科学来说,仍有许多值得论道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