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把握生成性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体验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却往往会稍纵即逝。那么,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会“与课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当它到来的时候却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课堂的精彩,面对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课堂的精彩,面对生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4.
朱信宇 《考试周刊》2012,(60):33-33
课堂上,教师要有预设。但我们发现那些精彩的闪光点却往往是非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如果我们敏捷地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这些“动态生成资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定教,就能让“动态生成”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就像一方充满神奇与变幻的舞台,随时都有惊喜和收获。只要我们及时捕捉到“非预设生成”的火花,让它绽放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抓住“灵光一现”而更加精彩,将会因抓住“动态生成资源”而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5.
我们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会“与课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当它到来的时候却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课堂的精彩,面对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体验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设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却往往会稍纵即逝。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生成又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心“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巧处“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只有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引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预设,甚至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下而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地处理“预设”之外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9.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10.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教学中的全部细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呢?这就需要捕捉到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有时不太喜欢课堂问的“偶发事件”,弄不好,会覆水难收,陷教师于尴尬境地,但要知道,正是这种并不是每节课每个教师都能遇到的“偶发事件”,往往会生成我们课堂教学的精彩。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苏珊·安东尼》时得到的一点启发与反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1.
商春 《考试周刊》2010,(46):43-43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个对教学孜孜以求的老师来说,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动化”教学课堂,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的瞬间,让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的,也应该是生成的。精彩的课堂应该充分预测、设计,追求理想化的效果,即要“大胆预设”;学生是活动的,思想是跳跃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要精彩、高效,生成是一种必然,即要“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总有一屿“偶发事件”.如何激发和运用这屿教育事件.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成不断,精彩不断?我们知道.“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需要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机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课堂的动态生成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变化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的体现。与这种可喜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流行语也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不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更多的课堂还并没有因为即时性课程资源的生成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5.
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我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预设,可是在开放的课堂中“生成偏离预设”的现象还会常常出现,这种“非预设生成”往往带来两种结果——尴尬或精彩。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些许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会乱一些,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课堂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相似文献   

17.
“预设”、“生成”或音说“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中频繁使用的一对术语如何使课堂“预设”更好地走向“生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将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谓“生成”,就是利用已有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不应该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该是珍视孩子们不断变化着的学习需要。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使我们的课堂逐渐充盈着智慧、灵性和由此而萌发的勃勃生机。那么,在课堂中如伺关注课中的灵动资源,促进“非预设生成”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课堂的“生成”应是“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也就是老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或“达成”新的教学效果呈现。课堂生成,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双丰收,必定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表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那在生成的环节中必定会无动于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看重课堂生成,必须追求课堂生成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