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终身道德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潮在德育领域的新发展,是德育的一种新思维。根据终身道德学习的含义,文章从终身道德学习的时代必然性、终身必要性、主体可能性和生活可行性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人性基础的论证,重视德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是孟子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强调“尚志”和树立道德理想,重视人的理性作用,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中突出人的道德主体性,是其德育方法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强调较多,而对其德育功能重视不够,出现了片面追求智育效果的教学行为,这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符.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的内容、时代的呼唤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语的工具性,基础性强调较多,而对其德育功能重视不够,出现了片面追求智育效果的教学行为,这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符,针对这种现象,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语学科的特点,语教材的内容,时代的呼唤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依据语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杜时忠 《高教探索》2002,(4):11-13,6
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文章分析了制度与道德、制度德性与个人德性的关系,以及个人为什么会讲道德,论证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既是道德建设的前提,也是道德建设卓有成效的关键。必须承认,德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本文对德育制度做出了界定,指出了以往的德育制度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并对如何提高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提出了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并将其看作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以赋予道德与法治课程新的内涵,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扩充;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与探究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同步进行。鉴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试着从“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深度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内容”“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德育游戏”“适时增设德育方面的探究环节”“进行学科德育方面的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德育使教育客体对德育知识难以内化,难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和主体人格。德育回归生活既是社会发展对主体性人格的呼唤,也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此,德育工作应该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教育重心等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和政党制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经济方面:公民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强;从政党制度方面:‘三个代表’代表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从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入手,通过考察当代大学美育和德育存在的问题,寻找大学生审美趣味下降、道德理想滑坡、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分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美育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美育代德育”的素质教育观,并深入论述了“以美育代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最后还提出了加强大学美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加强道德教育是21世纪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有效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因为“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以及内在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在现代,德育和美育结合又有着新的诠释,即将审美气氛与育人环境相结合,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交织,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将审美观念与道德理想相融合,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1.
当前德育方法层出不穷,但德育实效低下,问题的关健是无法让受教育者的内心所转化。要改变现状就需从制度德育的实践角度去理解,从儒家道德教育中寻找其制度德育的特质,进一步提出制度德育新的道德教育模式,探索德育实践化。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不知恩和不感恩。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道德教育的失范、传统文化的断裂和道德追求的迷茫。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吸收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完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终身德育理念是一种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德育必须贯穿于个体生命过程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个体德性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精神范型。终身德育理念的实践路向在于: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衔接,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建立全社会参与德育的制度环境,强化个体道德反思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道德的本性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实现是有条件的。由于道德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展开的.而是在社会的制度架构下超越与提升的,故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带着制度影响的深深印痕。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制度构成了秩序,道德自由的实现需要秩序的保障。企图逃避制度规约的道德教育,追求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绝对自由,实际上既否定了制度的外部保障作用,也有悖于道德的自由精神.甚至加剧了制度与道德的冲突,其所获自由是有限的,带来的只能是更大的不自由。倘如不能正确处理制度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教育就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要么是在追求公共秩序中丧失道德自由,要么在追求道德自由中毁坏公共秩序。因此,加强制度架构下制度之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互动性的研究,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均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研究结论是因为对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不合理。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构建科学的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上各种复杂的思想状况使学校的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从教师素质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三方面讨论了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要求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实质上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相比十分不协调,德育教育实效甚低。既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信息多元化等时代背景的影响,也是德育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外在表现。要提高我国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除了积极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外,还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功能,更新道德内容,发挥道德对象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个网络化的社会,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是柄双刃剑,在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学校德育工作在网络时代正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不断加强学校德育的环境、内容、观念、途径以及德育工作者素质的创新,构建起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由于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应针对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实行底线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制度规范、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失范现象是我国现行有关权力制度中的伦理缺失的必然结果;制度伦理是制度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要求,它对制度行为主体规范行为意义重大。要对当前的权力失范现象进行纠偏,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