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然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将读与看、思、演、写、画相结合,更有利于发挥读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的功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辩、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建构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读中学读"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郭咏鸽 《新疆教育》2012,(11):109-10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语感、引发语感、训练语感、强化语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10.
张楠 《辽宁教育》2009,(10):38-3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读中学读"的阅读教学策略.如何让"读中学读"落到实处呢?我们在教学中提倡精讲多读.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应给学生充分的读课文的时间。因为只有充分的朗读才能让学生从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告诉我们,以读为本,感知、感悟,培养语感、情感,是语言训练的最基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感悟力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  相似文献   

15.
张海玉 《教育文汇》2013,(17):26-27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阅读,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环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笔者也认为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谢利平 《教育论坛》2004,(2):32-32,35
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提出了培养语感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就是对语占文字直接地整体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点到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根本。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堂,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在老师范读引领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把其中的“感知”、“感悟”、“语感”、“情感”称为“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