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府,是专管音乐的机关,后来演为诗体名称,给这个词以双重含义了。汉代乐府诗歌大发硬,乐府的规模也大,这是事实。但乐府的产生是否就在汉代呢?先看看我国最有影响的几部文学史的论述吧。北大游国恩文学史:“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史:“汉代从武帝时开始设  相似文献   

2.
教读偶记     
一、“乐府”设立何时?乐府,是专管音乐的机关,后来演为诗体名称,给这个词以双重含义了.汉代乐府诗歌大发展,乐府的规模也大,这是事实.但乐府的产生是否就在汉代呢?先看看我国最有影响的几部文学史的论述吧.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     
汉乐府本来是汉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诗歌形式。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后来,这个宫署  相似文献   

4.
学习古典诗歌时,常见“乐府”、“汉乐府”、“新乐府”三个术语。要弄清这三个术语的意义,务必了解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下面就此说明之。乐府本是汉武帝仿照周代采诗体制而设置的音乐官署。它的职能是采集全国各地的曲辞和曲谱,同时也自行创制曲辞、曲谱。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官署所唱的诗(曲辞)及其它“乐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伊始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读了《江南》、《长歌行》后,知道这两首诗歌选自于《乐府诗章》。那么,什么是“乐府”呢?乐府,顾名思义,音乐官府的意思。“乐府”起源于秦,汉承秦制,汉代的乐府机关从秦代沿袭而来。不过秦代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采集民间歌谣,多唱前代旧曲,故真正的乐府诗歌始于汉代。《乐府诗章》收集了秦、汉、南北朝直至唐代的诗集。西汉时设有太乐和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汉惠帝时的乐府令,就是学雅乐的太乐令。到了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就是主管俗乐的乐府署,收集当时的民间歌谣配上音乐,揭开了乐府诗史新篇。唐代“乐府”概念逐渐脱离…  相似文献   

6.
乐府是汉代建立的国家管理音乐事业的机构。汉高祖刘邦喜爱楚声,他路过沛地时,依楚声而作《大风歌》,歌词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让故乡的年青人一起唱这首歌。此后,每逢宗庙祭祀,就由乐府唱这首歌。高祖死后,孝惠、孝文、孝景三帝都保持了这一传统。汉代初年、由于多年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散文、小说以外,无论是“诗文学”(包括骚、铭、赋、民歌、古诗、绝句、律诗、词、散曲等等),还是“讲唱文学”(包括变文、诸宫调、鼓子词、弹词、宝卷、说书等等),以及“戏剧文学”(包括杂剧、昆腔和民间的各种地方戏等)皆无不具备音乐之美!在文学与音乐相互促进的历史上,尤以汉“乐府”更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汉代“乐府”机关由于一方面广采民间诗歌,另一方面倡作朝廷专用的乐章,这就促使音乐与文学进一步密切地结合起来,并驾齐驱地兴旺发达起来。而魏晋以后,随着古代音乐的发展和印度梵音学的输入,致…  相似文献   

8.
卡片①乐府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词最早见于秦代。而把乐府作为一种专门的官署,则始于西汉初惠帝时。汉惠帝设乐府令,乐官掌管的只是郊庙乐章,规模不大。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由此可知,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谣。卡片②乐府是古诗体的名称乐府由主管音乐的官署演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文体概说】“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收集、采撷文人诗和民间歌谣,并配上乐曲。后来,由乐府收集、编制的诗也被称为乐府。乐府后来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诗体,即乐府体。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和巨大的影响。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  相似文献   

10.
汉代辞赋对汉代乐府诗歌创作的影响,至今学界还鲜有提及者.其实,汉代辞赋在侧面着眼虚处落笔,铺排夸张,问答对白和人物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和构思谋篇技巧上,对以<陌上桑>为代表的汉代乐府诗歌有着很深的影响.所以,引赋入诗的创作现象,应该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而这能够为认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应该提前到汉代的学者提供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1.
乐府,本是官署(官府机关)的名称,后来才演化成诗体名称。乐府这个名称是西汉初年才有的,所以也叫汉乐府。据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汉武帝刘彻是“始立乐府”的人。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责职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并把搜集到的这些歌辞配以乐曲。这个机关很庞大,人员多到八百。官吏有“令”、“乐监”等名目。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汉乐府?从《汉书·礼乐志》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知道。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掌管祭祀天地、宗庙以及宫廷礼仪所需的乐歌、舞蹈,包括采集歌谣、创作乐曲以及排练演奏。魏晋以后,人们习惯于把这一音乐机构演奏的乐舞节目中的歌词,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官署的名称,一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有时,为了与官署的名称相区别,也把这部分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称为“乐府歌辞”。  相似文献   

13.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此名称在两汉初年出现,是当时掌管音乐的机关。在秦和汉初,就有了乐府,但当时规模不大,多只管祭祀、朝会的乐章,还未与民间歌辞发生关系。汉武帝时期,进一步扩大了乐府。这时主要为了一些文人创作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同时兼采各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种被称为“乐府诗”的诗体。乐府,最初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主要负责采集、编录、演奏所采集来的诗篇,当时称这些诗篇为“歌诗”。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才开始把这些“歌诗”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成为诗歌体裁的一种。沈约的《宋书》始有关于“乐府”的记载:“鲍照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沈林子所著诗、赋、赞、三言、箴、祭文、乐府、表、片戋、书、记、白事、启事、论老子一百二十首。”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单立《乐府》篇。萧统《昭明文选》对所选录的诗分类时,也划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既要保存、又要发展 ,艺术家们只有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才能在辩证地扬弃中不断吐故纳新 ,保持住中国音乐传统和传统音乐旺盛的生命力。汉代音乐文化正是在对先秦音乐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乐器上 ,汉代宫廷乐府在继承与改造先秦时期乐器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民族民间乐器 ,并进行了一些科学的改良 ,使乐器品种增多 ,数量增大 ,质量提高 ,功能加强。从史科文献及汉代画像等文物资料所见 ,汉代乐器品类繁多 ,严格说来 ,已超越八音的范畴 ,如笛已有玉制、铜制 ,还有兽角制成的“角”。由此可见 ,汉…  相似文献   

16.
刘勰《文心雕龙》中“乐府”一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乐府”这一诗体的论文。作者从儒家的乐教观出发,从声、辞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南朝宋以前的乐府音乐。对秦、汉、魏、晋的乐章包括庙堂仪式音乐及采自民间的乐曲和歌诗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过于严苛,但其研究乐府的开山之功还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7.
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即汉武帝。他爱好文学,曾没立专门的音乐机关“乐府”,集民间诗歌与乐曲,后人称为乐府诗。汉代的乐府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帝在文学上还提倡辞赋,他本人也能诗善赋,“武帝辞华,  相似文献   

18.
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成就突出。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但初中学生对汉代乐府民歌了解较少,让初中学生了解一点汉代乐府民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心理刻画方面,可谓成就突出。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坛上像一群明珠璀璨夺目。但初中学生对汉代乐府民歌了解较少,让初中学生了解一点汉代乐府民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乐府歌辞研究始于“五四”时期“平民文学”的号召,经历建国前、建国后到1976年、1977年到2000年、2000年以后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研究各有侧重,显示其时代特征。第一期研究从文学、文化、音乐等角度全面展开;第二、第三期重在主题学、风格学研究,适当引进了一些新方法与文化学视角;第四期在前三期基础上全面拓展与深入,突出了文化学、历史学、音乐学对乐府歌辞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