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变革发展需要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以往的学校更多依赖于单一的外驱力,学校发展力量不平衡;内驱力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培育和利用。学校内驱力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单从某些局部因素出发去改进薄弱学校的尝试往往是很难成功的.为此,本文选取了H中学作为个案,以学校作为改进单元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学校改进是外驱力和内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内外驱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影响学校改进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制度的改进、关爱共同体的形成、校长的领导力、教师专业成长、环境建设、教育资源的共享等.薄弱学校改进的过程为学校自身发展、外部合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青少年道德建构,从道德需要出发分析青少年道德内化内驱力,从道德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出发分析青少年道德内化外驱力,将道德内化的内驱力和外驱力相结合,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相结合,创新青少年德育内容及手段,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4.
就一所学校而言,硬实力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软实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则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它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精神力和发展力之中。在学校的软实力中,学校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不可能生成强的学校文化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即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内驱力和助推力。在工作中,教师必须通过强责任、善学习、勇实践、常反思、勤动笔增强其内驱力;同时,助推力不可缺少,学校可通过科学管理、专家引领、互助共进等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发展与学校文化生态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的发展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生态元素的积极变化或重构,对学校管理的任何技术干预都应以学校文化生态上的积极变化为导向,学校文化生态的重构是学校发展的最终归宿.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最高境界就是基于学校文化,为学校构建一个合作型的新型学校文化生态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持续变革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7.
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的"互惠双赢"。近年来,我校多措并举,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机制的形成,促进了教师专业与学校内涵的同步发展。一、目标引领,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这虽然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但说到底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所谓校长领导力,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培训教材《校长角色把握与办学领导力》一书中是如此定义的:“校长在实现学校目标、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影响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综合能力以及与全体师生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提出:“校长领导力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分解为学校发展的筹划力、组织变革的推动力、学校文化的培育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学校品牌的塑造力、学校资产的经营力……”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我校在十几年创建大阅读教育特色的过程中,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基石,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从而打造出了学校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情怀是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的核心.它需要学校文化来引领。课堂智慧是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关键,需要教师自生性动力、共生性动力、外驱性动力“三力”驱动。这样,教师才能成就学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就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