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建设是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文章以郑哲敏院士为个案,从学科建设角度梳理他的贡献与领导策略,并进一步挖掘其人格特质与精神特点。郑哲敏院士是爆炸力学的开创者,其权威性成果及卓越的领导能力使他成为力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团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展开科技攻关,通过学术交流凝聚学科文化精神;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开拓创新,引导学科发展方向。他的学科建设思路与实践不仅增强了力学学科的发展潜力,提高了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为中国的学科建设提供了示范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郭沫若全部创作的最高昂的主旋律。五四时代,他就把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和怀念,进发为诗人灵感的火花,以《女神》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深情的歌;四十年代,他又以历史剧,表现了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解放后,他又赞美祖国的新貌,赞美祖国的新人新事,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和领袖。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郭沫若传记文学的主线。郭沫若通过对自己生活思想经历的叙述描写,写出了他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战斗历程,写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因而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对国民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认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一是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二是爱国主义情感还表现在人们对于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爱;三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四是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文人。作为贵族大夫,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家的存亡深切关心,对国君的被蒙蔽和小人的谗言而忧虑感怀;作为爱国诗人,他作《离骚》,创楚辞,真挚热烈地吟唱出自己心中的忧愤与哀伤。而千百年之后,汉代的贾谊和南朝时的颜延之重游湘水,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分别写下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哀悼之文。  相似文献   

5.
<正>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习近平强调3个"学习":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1954年杨锡让正同志从北京医学院来到体院当了生理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学习期间他没有认为改行搞体育是屈才,而是把为祖国体育事业服务作为了自己的终身事业.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待工作不能从兴趣出发,要看到这是党的事业".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这一思想在老杨头脑中铭刻得相当深.  相似文献   

7.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了受尽欺凌的近代史。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为谋自救,民族意识被迅速地唤醒了。燕大学生从踏入燕大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相连。他们不仅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还以实际行动为救国存亡尽自己之所能,为祖国作出了贡献。其民族意识的觉醒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大环境的因素是燕大学生民族意识觉醒不可缺少的条件;燕大教师的支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以及宽松的学术环境则是学生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付诸实践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晏子使楚》的故事家喻户晓,国人皆知。晏子其貌不扬,但他练就了一副铁齿铜牙,靠一张能说会道的利嘴,维护了祖国的荣誉,树立了祖国的声威,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纵观古今,我们不难看出: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功,作为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在的当今小学生,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需要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而目前,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口语表达往往存在这种现象:平时说话大都能说自己想说的话,但在正式的场合或进行课堂讨论时却沉默不语;一旦被老师指名道姓被迫上阵,更往往是讲了几句就“卡壳”,语无伦次,很难作连贯、…  相似文献   

9.
在中外文学视野中开辟自己的创作之路,在广泛的中外文学联系中耕耘自己的创作园地,这是路遥的作家意识中最具有自觉性、激励性的心理因素。由此,他与我国古典文学、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精神联系。他对古代文学的一些叙事模式,进行了必要的当代置换;他对新文学一些代表作家的积极师承,使他融入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之中;他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经历了从自慰走向借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师法走向自我的过程。从中外文学的广泛联系中,路遥显示了自己执着的追求:一,在世界性文学联系中寻找自我;二,崇尚文学巨匠,师法其上,追攀大家;三,挚爱并坚持开放的现实主义;四,探求艺术表现技巧,逐渐形成史诗风格。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孔繁森同志的事迹,通过电视、报纸的播讲、刊登之后,他的名字,传遍整个中国,他成了成千上万青年人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教育了我,感染了我,使得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给我上了一节生动、具体的党课.作为一名年青的党员、教师,我将以实际行动学习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无论自己做什么工作,首先都应该从大局出发,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一名教师应做的事.  相似文献   

11.
正值少年时代"末尾"的郭小川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风暴,投身于可以将自己百炼成钢的火热溶炉.从此,他的生活直接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诗作成为一天比一天更为嘹亮的号角和战歌.他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找到了永远不会失落的、于祖国和人民熔为一体的"自我".正是非凡的革命战争年代,铸成了战士与诗人郭小川非凡的魂魄.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风俗     
周飞 《阅读》2024,(19):40-45
<正>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的风俗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有关,有的风俗与出生、结婚、祝寿等人生大事有关。这些风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风俗体现不同文化,寄托了美好的祝愿,表达着多样的情感。写家乡的风俗,可以从多个角度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也可以写自己参加某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胡适有幸得以留美,在那里他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与祖国不同的制度、文化及风土人情的国家,从他的视角出发,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民主物质的社会以及对他影响最深,最有感触的一些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爱国者和教育家,福泽谕吉把他的主要贡献都留给了他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一些伟大思想却能够跨越国界、穿越历史并闪耀着具有高度借鉴价值的智慧光芒。本文主要选取福泽谕吉政治思想中对中国的现实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精华部分进行剖析、补充和发展,并把福泽谕吉政治思想之精华与中国的现实发展相结合,以期通过对福泽谕吉政治思想之借鉴来达到繁荣中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次到密云去劳动和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密云水库的伟大工程,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在那里,我看到了祖国人民正在惊天动地的移山倒海,干着人类未曾干过的奇事,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征服大自然.在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无比骄傲的!我是今年二月才归国的华侨.在海外时,由于听了国外反动派污蔑祖国的谣言,加上自己对祖国认识不清,所以,虽然自己深信祖国是伟大的,然  相似文献   

16.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套曲可以说是他标志性的一首奏鸣曲作品。不论是作品的布局还是反应的思想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浪漫主义时期这个奏鸣曲套曲体裁受冷落的静寂时代,肖邦将自己的作品与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1959年12月3l日上午,我院举行了本科55级学生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党委书记,院长钟师统同志作了指示,他要求全体毕业生今后要不断地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积极的搞好工作,并在工作中继续加强学习.在工作岗位上,要继续反透右倾,鼓足干劲,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接着,毕业生代表刘光武讲了话.他代表毕业生首先感谢党几年来对他们的关怀和培养,并向党表示  相似文献   

18.
前辈大师郑振铎,以他对人生的热情与真诚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园地辛勤耕耘了四十几个春秋,一九五八年,他悲壮地化作一团烈火,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的文化事业,一如“取火者”那样的雄浑。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文艺创作和翻译,介绍世界名著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学创作活动涉及小说、童话、诗歌、戏剧、散文等领域。本文论述的对象是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热情,不是来自于政治信仰;他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教育,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品质。他的爱和他的教育,已深深地拥抱了自由主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而坦诚的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自由主义。他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延伸出对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理解,他要揭示人作为一个自由个体在教育中应当得到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忆潘琰     
潘琰烈士离开我们巳四十四周年了。四十多年来,岁月蹉跎,人间沧桑,社会主义祖国在蒸蒸日上。烈士的英容笑貌,革命风度,时时浮现在脑际;烈士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英勇斗争的精神仍然激励着自己生活和战斗。潘琰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