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澄清人们对孤对电子是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的决定因素的模糊看法。通过从配位体电负性,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分子构型、配位体孤对电子反馈这四个方面对杂化影响的阐述,分析了杂化时成键的键角,键长的情况,得出孤对电子并不是引起不等性杂化决定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无机化学》的轨道杂化理论教学中,学生常常对不等性杂化概念模糊不清。目前国内某些《无机化学》教科书对不等性杂化的定义似乎太偏面。例如“凡是由于杂化轨道中有不参加成键的孤对电子的存在,而造成不完全等同的杂化轨道,这种轨道叫不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是考虑孤电子对参加了杂化得到性质不完全等同的杂化轨道。”把不等性杂化范围限于杂化轨道中含有孤电子对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正>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有多种方法。运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CH4等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但以上方法均无法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那么,如何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的方法呢?本文着重介绍如何根据物质结构判断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从而掌握高中化  相似文献   

4.
王波 《化学教与学》2010,(11):60-61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本文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可以判断一些共价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该理论认为:AB_n型共价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体系能量最低),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根据此理论,只要知道分子或离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对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优杂化轨道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中心原子本身固有的原子轨道能级,主要是用于形成杂化轨道的价电子轨道能级,对形成最优杂化轨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证明,形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的能级差越大,较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在杂化轨道的杂化指数中的比例就越小.用这一观点,可对目前在阐释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问题时所采用的模糊观点,得出较清晰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浅析刘文英(山东省教育学院生化系)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理论),是在轨道杂化理论之后,用来说明共价分子构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多原子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彼此的位置排布的尽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一节关于分子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计算的公式,只是针对ABn分子的,而中学化学中还有很多ABnCm型分子和A2Bn型分子要判断孤电子对数,很多同学对此束手无策。我通过对这些类型的分子孤电子对计算的研究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课本上提供的孤电子对的计算公式为: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nb),我们的计算也是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不等性杂化轨道概念的引入及形成s—p不等性杂化轨道的三种不同原因,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原子轨道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求得各不等性杂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方式的简易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相结合,快速确定共价分子或离子、配离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机分子中 ,许多碳原子的杂化不是简单的等性杂化 ,而是不等性杂化 ,因此杂化轨道指数不都是整数 ,而可能是非整数 .为此 ,对非整数杂化轨道指数进行了简单计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群论知识来阐明PF5分子中中心原子P是如何由原子轨道构成杂化轨道的。  相似文献   

13.
洪赛君 《化学教与学》2010,(8):77-77,71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提出"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因此,掌握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 ,但不能预测。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能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但不能解释分子的成键情况。两者结合 ,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可达到处理问题简便、迅速、全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无机化学中杂化轨道理论的实例人手,通过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不同,变换到有机化学中的实例,以中心原子C、0和N在不同化合物中的杂化形式与成键方式为例,分析了三种原子杂化成键规律性的变化,衔接了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杂化轨道理论内容,梳理出学习杂化轨道理论的知识脉络.  相似文献   

16.
所谓杂化,是指单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定向后形成在方向和形状上都和原轨道不同的具有较大成键能力的新轨道——杂化轨道。仅有ns和np轨道参与的杂化称S—P杂化,以SP~(n_i)表示。n_i第Ⅰ个杂化轨道中P轨道的杂化指数,n_i为正整数时,称等性杂化(SP、SP~2、SP~3),n_i为正的非整数时,为不等性杂化。对于等性杂化轨道波函数构造已有专著介绍,本文就不等性杂化轨道波函数构造(主要讨论NH_3分型分子中心原子的不等性杂化),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提出“最高轨道数法” ,不仅能准确地推测分子型分子的构型 ,也能推测出自由基、分子型离子、以及配离子的构型 ,还能分析得出中心原子等性或不等性杂化类型 .所得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8.
提出“最高轨道数法”,不仅能准确地推测分子型分子的构型,也能推测出自由基、分子型离子、以及配离子的构型,还能分析得出中心原子等性或不等性杂化类型。所得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9.
用群论的方法研究了中央体σ杂化轨道的对称性,以确定其杂化方案,探讨其杂化方式的可能性。并就不等性杂化和二度杂化等问题,以PF5、UO2(NO3)3^-及UO2^2 等分子和离子为例,对二关系与杂化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应用群论基本原理讨论了AO4^n-中中心原子A的可能杂化方式,结合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能量近似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确定A采取的杂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