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用群论的方法研究了中央体σ杂化轨道的对称性,以确定其杂化方案,探讨其杂化方式的可能性。并就不等性杂化和二度杂化等问题,以PF5、UO2(NO3)3^-及UO2^2 等分子和离子为例,对二关系与杂化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杂化轨道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化轨道理论是现代价键理论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原子轨道为什么需要杂化:原子轨道为什么可以杂化;杂化后可形成哪些杂化类型来说明杂化轨道理论。从而进一步总结杂化对元素及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两个侧面论述了CrO4^2-离子中铬的杂化轨道类型是d^3s而不是sp^3。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碳单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探讨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晶体形态与杂化轨道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5.
结构化学"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化轨道理论是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课程重要的知识点.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本科阶段结构化学教学中有关杂化轨道理论应着重讲授的主要内容及讲授要点.  相似文献   

6.
王波 《化学教与学》2010,(11):60-61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本文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原子轨道的成键规则和杂化轨道理论相结合,找到了如何判断分子中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从中推测分子的几何构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价键理论、杂化轨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点、应用等的分析讨论,找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明确了各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杂化轨道理论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但也是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成键及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关键。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辅助于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用屏幕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将原子轨道的成键规则和杂化轨道理论相结合,找到了如何判断分子中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从中推测分子的几何构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2 0世纪的科学哲学中 ,存在“公认观点”、主观理论观和语义学理论观三种不同的“理论”界定 ,综合这三种界定的合理成分 ,便形成了一个可行的“理论”定义 :理论是表现为命题系统的理性认识成果。照此定义 ,能建立一个现实的理论评判框架 ,而根据这个框架对教育理论进行类型分析 ,表明教育理论也是一种合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drawbacks of classical pedagogy stretching from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to John Dewey, this paper advocates that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should take on a theory mission that call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e definition of its theoretical formation. Instead of a single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heories should be a theoretical continuum,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at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active. The first one is a general theory that is conformed by abstract propositions and has a reflective function. The second is a mid-level theory that presen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third one is a micro-theory that displays detailed experiences. The paper finally 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unique value. It then concludes that progress in educational theory implicates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for educa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5:9  相似文献   

13.
内隐记忆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参与的记忆。本文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内隐记忆的涵义和理论解释。理论解释主要有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迁移恰当加工理论和激活扩散理论,并对其作了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对外开放理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历程。30年间,基于外贸理论、外资理论、外汇理论以及区域开放理论等方面的持续进展,中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对外开放理论。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就必须向世界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进展,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相一致的,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的进展同步;理论联系实际、引进先进理论和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理论界在对外开放各方面,总体上是清醒的,谨慎的;同时,思想解放对理论研究有重大意义,而我国的对外开放理论研究应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时期管理理论发展的研究,综述了管理沟通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总结了不同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的特征,以及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方两大派别学习理论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学习理论可以分为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与学习的认知主义理论。学习的联结派认为,学习实质上是通过建立简单的联系而获得经验的过程,从桑代克的试误说起,到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再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说,联结派在本规范内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的认知派则认为,学习是经过复杂的加工活动建立认知结构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习认知派理论从格式塔完形说、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说开始,经历了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由于两大派学习理论都无法解释学习的全野,因此也出现了企图融合两大派理论的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以来,指称理论是分析哲学讨论的中心话题,描述语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两个观点一直主导着这个领域。克里普克(Kripke)反对传统的描述语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多数哲学家们和克里普克(kripke)保持同样的观点,一般认为指称是和人们的直觉保持一致的。近来文化心理学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指出文化在人的语言直觉和认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ichard Nisbett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发现东亚人与西方人在认知过程(如:感知、注意和记忆)中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怀疑在假定情境下人们对于专名的指称的语言直觉会随着文化差异有所不同。(如:Edouard Machery,Ron Mallon,:Shaun Nichol,Stephen P.Stich.的实验)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会提供一些新证据来讨论语言直觉随着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左联时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传播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革命文学界先后向国内译介引进了文艺大众化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部分,对当时以及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论:回归课堂生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的教学理论,所谓理论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理论的再研究,是一种书斋文献式的研究。而实践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研究,是一种深入“课堂田野”的实践研究。实践教学论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