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天,我们参观了上海科技馆。在科技馆购物点,我购买了心仪已久的宝贝——蚂蚁工坊。蚂蚁工坊是一座小型蚁巢,在里面放上蚂蚁,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蚂蚁的生活习性。我挑选了一个透明外壳的苹果形塑料盒子,里面充满了蓝色的像果冻一样的凝胶。有4只大小不一的山蚂蚁在  相似文献   

2.
正例题1:蚂蚁离开蚁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它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蚁巢中心L_A=1m处的A点时,速度是V_A=2cm/s。求:蚂蚁继续由A点爬到距蚁巢中心L_B=2 m的B点时需要多长的时间?解析:设蚂蚁爬行速度v=k/T,其中k为常数。由题意有V_A=2cm/s,求得k=O.02m~2/s。  相似文献   

3.
题目 一只蚂蚁离开蚁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蚁巢中心d1的A点处时,速度为v1.设B点到蚁巢中心距离为d2(d2〉d1),则蚂蚁从A点爬到B点需要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黑蚂蚁。今天是周末,我晚起了一会儿。我起来以后出去一看,啊!天气不好!我就急匆匆地去找食物,因为可能要下雨了。从早奔到晚,我吃饱后,发现天马上就要下雨了。于是,我急急忙忙在路边找了一个蚁穴便进去了。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有两只蚂蚁,我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他们说:“如果你在这里住下,我们便多一个伙伴啊!反正这里也只有我们两个住。”我说:“谢谢。”之后,我们又互相做介绍,这两只蚂蚁一只叫小明,另一只叫小亮。我们刚刚熟悉,外面便“哗哗哗”地下起了暴雨。哎哟!不好,这个蚁巢漏雨,我们三…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数学家”。珊瑚虫珊瑚虫能在自己身上奇妙地记下“日历”。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蚂蚁蚂蚁的计算本领十分高超。英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在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蚱蜢处的蚂蚁有28只,第二块处有44只,第三块处有89只,后一组蚂蚁差不多比前一组多一倍。本栏责任编辑肖钅监铿蜜蜂蜜蜂可谓是“天才的数学家”。每天,当太阳升起在地平线30°时,蜜蜂中的侦察…  相似文献   

6.
1985年,法国科学家曾发现蚂蚁能救火。后来,英国一位动物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险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能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着的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这群蚂蚁却已有了经验,调兵遣…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第二册《昆虫》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及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把握昆虫的共同特征;研究动物生活习性,引起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为以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这是社会心理学教授的最后一课。他带着学生们来到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  相似文献   

9.
尊重卑微     
[开开心心——阅读] 有一次,我陪朋友到香山畅游,漫步来到双清别墅,只见对面石壁上蠕动着一条长长的黑线.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我发现原来是一队蚂蚁正背着种种食物搬家呢.我的朋友正好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看到我认真的神情,就对我说道:“这是蚂蚁发现巢穴面临威胁,正在紧张地备战呢!”我看着这“骤然临危而不惊”的小生灵竟比临战的人类显得还要镇静,不由得产生了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动物消防队     
1985 年法国科学家曾发现蚂蚁会救火 。最近 ,一位英国动物专家的试验, 证实了这一发现。这位动物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蚂蚁 巢。开始,巢中蚁群惊恐万状 约20 秒后 许多蚂蚁挺身而出。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不少“勇士” 葬身火海 。 但它们前仆后继,不久, 火终于被扑灭了, 一个月后, 这位动 物学家又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 这次 火情更严重,这些蚂蚁却已有了经验,迅速调兵遣 将 有条不紊地协同作战, 不到一分钟, 火被扑灭了。 而蚂蚁们竟无一遇难 ,创造了 “灭火” 奇迹 。 消防 卫士 野猪 “…  相似文献   

11.
“十一”黄金周,叮当去了澳大利亚。这次他可真是开了眼界,见到了许多奇异的动植物。他兴奋地每天都在日记里记下自己的见闻,但遗憾的是,每篇日记里都有一处错误。我们一起帮他找出来吧!今天,我来到了澳大利亚的草原。这里袋鼠的品种可真多,它们大小、习性、颜色各不相同。最大的红袋鼠站立时有两米高呢!听说不光有生活在草原上的袋鼠,还有生活在山地岩石地区的岩袋鼠、栖息在树上的树袋鼠呢!实际上叫它们袋鼠并不科学,因为它和老鼠一点也沾不上边儿。不过我倒是发现了一种样子像老鼠的有袋动物,可能是负鼠吧。2004年10月1日星期五在澳大利…  相似文献   

12.
蚂蚁头部有一对弯曲的膝状触角,腹部呈球形或卵形,前端1~2节显著收缩变细,与胸部连接而形成细腰,因而有“细腰昆虫”的称号。蚂蚁过着社会性的群居生活。身上长着许多细毛,用来接受温度以及化学物质的刺激,以感知外界传来的各种信息,且能向同伴传递,以协调蚁群的活动。为了了解蚂蚁怎样互通信息,我们可以做一个观察实验: 先在蚂蚁活动的周围撒些饼干屑,蚂蚁会很快发现食物,过一会,成群的蚂蚁会前来协助搬运,搬回蚁巢。此时,教师可启发幼儿仔细观察蚂蚁在途中碰到同伴时的动作,会发现它们用触角相互接触,随即出现浩浩荡荡的蚁群,形成搬运大军,循着原来这只蚂蚁所走过的路线,川流不息地来回走动。观察结束  相似文献   

13.
动物消防员     
乐子灭火的蚂蚁1985年,法国科学家曾发现蚂蚁救火的趣事。最近,一位英国动物专家的试验证实了这一发现。这位英国动物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蚂蚁巢。开始,巢中蚁群惊恐万状,约20秒后, 许多蚂蚁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能够喷射的蚁酸毕竟有限,因此,不少“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火就被扑灭了,蚁巢又恢复了秩序。幸存者立即把“战友”的尸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在研究了蜗牛、蚂蚁之后,有一课是让学生课外继续研究小动物。我在前一节课已布置过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一种小动物。上课交流时我发现,多数学生研究了蚯蚓、蛾、蝴蝶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等,可王浩同学却研究了蝗虫,在他汇报到蝗虫可能要吃小动物时,同学中发出了议论声。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要在幼儿园抓好语言训练并不容易,因为仅仅靠课堂训练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小班,一周只有一节语言课,时间不过15分钟。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如饭前几分钟,散步等),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例如散步时,我跟孩子们说:“今天出去,比一比谁看见的东西最多。”接着我自己先说:“我看到大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你们看到什么呢?”孩子们抢着告诉我:“我看到许多红花开了。”“我看到几只蝴蝶在空中飞。”“我看到一辆小轿车台公路上开过去。”孩子们的眼睛列处搜寻“目标”。连地是爬着的蚂蚁也被发现了:“老师,快来!我看到这里有许多小蚂蚁在爬。它们来来去  相似文献   

16.
蚂蚁搬食     
一天,我正在吃锅巴,突然发现墙角有许多蚂蚁正把一只死了的虫子搬进洞去,我想:小小的蚂蚁连虫子这种“庞大”的动物都能搬进洞去,到底用了什么“高招”呢?于是,我决定仔细观察一番。 我拿了一块一元硬币那么大的锅巴放在离蚂蚁洞口不远的地方,然后坐在旁边的小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在研究了蜗牛、蚂蚁之后,有一课是让学生课外继续研究小动物。我在前一节课已布置过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一种小动物。上课交流时我发现,多数学生研究了蚯蚓、蛾、蝴蝶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等,可王浩同学却研究了蝗虫,在他汇报到蝗虫可能要吃小动物时,同学中发出了议论声。  相似文献   

18.
周二下午第一节课,我到501班上科学课。许多学生围了上来,我想肯定是昨天学生观察蔷薇花丛后有许多发现,急于向我“炫耀”。只听曹德斌迫不及待地说:“沈老师,今天教室门上、墙上爬了许多蚂蚁。”我一看,嘿!确实有许多蚂蚁。我想,今天的科学课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蚂蚁的问题,这也能反映本单元的探究主题“生物与环境”。上课铃响了,我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师:今天很多同学发现教室门上、墙上有许多蚂蚁,这是为什么?生1:大概要下雨了。生2:可能雨很大,蚂蚁爬到四楼上来了。生3:我听了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生4:有阵雨,而蚂蚁竟然爬到…  相似文献   

19.
唱一唱 演一演 把音乐引入自然课堂,适时地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唱一唱、演一演,既能使自然课上得生动活泼,又能适时巩固所学知识,如学习《蚂蚁》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活动方式后,让学生唱一唱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蚂蚁王国》的主题歌“小小蚂蚁真稀奇,头上有个发报器……”边唱边做动作。学生通过这首歌,巩固了所学知识,了解了蚂蚁不少的生活习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会放弃     
一道难题折磨了我大半个上午。为了调节神经,我随手翻开一本《科学大众》看起来。突然,一行文字映入我的眼帘:“蚂蚁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它身体虽小,但力气很大,它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60倍的物体……”平日里,没怎么注意这小不点,今天我得好好观察一下。在一块地上围着许多蚂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