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丁钊 《中国广播》2014,(3):12-13
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提出广播媒体应重视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以及用户的特点,在理念、渠道和平台方面善于向新媒体公司学习,学会揣摩用户的心理及需求,度身定制用户体验良好的新终端音频产品。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需求,力求在内容个性化、平台主流化、机制市场化、业务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周宇博 《视听界》2014,(5):51-55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App(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日趋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App获取广播节目。本文通过梳理纷繁庞杂的App,发现目前和广播有关的App可以分为广播电台自主开发App、网络电台App、即时通讯工具App、音乐类App四大类。这些App的使用有助于拓宽广播传播渠道,丰富广播节目内容,提升广播品牌形象。本文在广播如何快速吸纳受众资源、培养用户黏性等方面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而4G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车联网迈入到深度发展阶段,移动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以目前各大网络电台推出的移动音频客户端的发展情况来看,广播的移动化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版权隐忧、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之困等。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广播的移动化有三条可行的出路,即平台媒介化、内容品牌化、运营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餐饮消费的多元化,外出就餐已经成为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选择。在各类媒体中,广播可以做到更快速、更便捷。这与听众关注美食、分享美食的兴趣正好对应,美食节目因为贴近生活、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因此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特别是满足了"移动收听"人群关注美食的要求,做到了为听众服务。广播美食节目的发展需要更全面、更多样化,以快速的、灵活的、生动的各类元素,不断地满足收听人群,特别是移动收听人群的关注。做好一档有影响力的广播美食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一轮广播改革的推进,类型化广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相较于过去广播同质化明显,新闻、财经、文艺一把抓的生产方式,类型化广播内容更为单一,受众定位更为明确,针对移动人群的收听习惯,广播伴随性更为明显。但就新闻广播而言,以城市移动人群出行时长为基础而设置的轮盘播出单元,满足人们在短时间内接收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信息传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其对现有传媒生态的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基于1050个广播受众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互联终端上的广播受众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收听时段随意化、收听时长碎片化、收听内容个性化、娱乐化等特征。本文认为,传统广播应制作“短小精悍”的节目覆盖“碎片化”的收听时段,用“私人订制”的内容满足“个性化”的收听需求,用基于“地点”的信息推送替代“黄金档”的时间安排,用基于移动端口的“专业生产”规避传统节目的简单平移。同时,广播在移动互联终端的拓展应尽可能借助现有的成功平台,以实现最小投入的最大传播。  相似文献   

7.
张锐 《中国广播》2012,(9):58-60
广播是最容易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媒体。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广播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的六大发展趋势,然后从机制、技术和内容等视角归纳了广播的创新策略,为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战略转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隋欣  顿海龙 《当代传播》2013,(2):104-105,108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移动终端成为重要的广播收听平台,使用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广播APP的类型分析了受众需求,依据用户体验要素提出了我国广播APP今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陶磊 《中国广播》2014,(7):28-33
新媒体时代,广播呈现出频率多元化、传播多元化、节目社群黏性增加三大发展趋势。跨地域服务、多功能体验、用户定制等特色使用户选择从传统的单一调频收听渠道转向多元的移动网络渠道,传统广播新媒体化是广播市场创新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笔者选取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具代表性的“音频类”产品进行深入剖析,阐述对传统媒体新媒体化的趋势及前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广电媒体应以战略远见充当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已成为广电行业的共识和广电人共同的步伐。那么,作为城市广播电视台该如何发展视听新媒体呢?本文以厦门移动电视XM6为例,探讨城市广播电视台发展移动数字地面电视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为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带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随之,交通、都市生活等频率以快速调整收听对象、节目内容而迅速占领城市移动收听人群,也为频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不菲的经济效益。但是,多年的发展,也为移动收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惑,比如:  相似文献   

12.
在多屏、多终端的今天,传统广播必须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群,确定自己的战略。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理念武装自己,细分、聚合内容,多元拓展渠道,努力向全媒体转型、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段然 《中国广播》2014,(8):68-71
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的大环境,以手机广播App及微信广播等新形态的广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传播模式、传播内容、编播形式及互动形式四个方面着手,对广播的传播理念进行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潘可武 《中国广播》2013,(10):17-20
互联网与移动多媒体的兴起,消费者选择的多元以及美国广播全球传播的巨大挑战,构筑了加拿大广播基于技术进步的传播现状。一方面数字技术改变了广播节目的采集、压缩、生成、传输与发布平台等广播传播的结构。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改变了广播的性质,收音机、移动多媒体终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都成了广播的一部分。在内容上,移动多媒体平台上的广播除了声音还具备了图像,广播改变了自己。未来,加拿大的广播将更加数字化,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致力内容创新,获得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各级广播电视台经济实力的日渐雄厚,添加一辆集现场直播、移动直播、突发事件应急直播与一体的移动广播直播车,成为各广播电视台出门办台、丰富节目内容的首选。那么移动直播车该如何配置既能满足基本要求又不止于浪费,本文从我台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广播移动直播车的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
孙鹏  王静 《军事记者》2013,(9):48-49
移动互联网是以“固定”连接为基础,以“移动”特征为主导的互联网。目标是实现无论移动终端还是移动子网,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接入到互联网,保持通信不中断。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移动互联网具有海量用户、即时传播、言论自由、互动性强、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对文化的生产、构成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先进军事文化的传播同样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严峻挑战。认识、开发和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对于改进文化传播方式、塑造我军良好形象、提升军队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轮子地不断滚动,广播迎来了新一轮的收听热潮。20世纪70年代,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如今这一景象也在中国再现。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广播广告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广播的窄播时代已经到来,核心听众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移动人群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在这里,移动人群主要指向车上人群。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体的出身,传统内容优势的存在,使得传统媒体都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利用包括移动客户端产品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建立起新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渠道之上的内容传播矩阵。传统媒体创办的移动产品的内容生产也必须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本期封面专题,特邀各方嘉宾共同探讨移动内容产品的生产法则。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的应急广播,当前的重点是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城市公共场所以及在路上的移动人群进行应急广播的覆盖建设,并加强区域性应急广播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