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王梓 《新闻传播》2016,(4):11-12
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示范作用,除节目特殊要求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本文旨在探讨界定网络自制节目主持人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王媛 《新闻知识》2012,(12):68-70
普通话语音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基础必修课。当前,国内媒介变革逐步深入,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和高校普通话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考核四大方面阐述了普通话语音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对方言使用的探索越来越宽容。把握好普通话在播报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方言在播报中的积极作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玥 《今传媒》2010,18(10):134-135
论文主要集中讨论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点,全文以讨论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为引子,引出对闽南话节目的研究和讨论,从闽南话的由来和传播、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话自身的特点所在、从普通话播音看闽南话播音的特殊之处及方言节目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闽南话节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文章以大量的实例作为印证观点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和方言是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只在特定地区内通行。国家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公共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方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关于方言节目,社会上可谓褒贬不一,叫好和反对的声音兼而有之。如何正确看待方言类与普通话节目之争,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话题。依笔者之见,适度控制方言节目彰显和谐的理念,有利于更好地规范方言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10,(4):12-12
相关事件 7月5日,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纪可光代表提案委,向广州市长万庆良提交了一份名为“建议广州电视台改用普通话”的调研报告,报告表示:广州要通过卫星走出去,必须使用普通话。建议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改为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的节目频道,或在其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主时段中用普通话播出。这份报告在网上掀起热议。  相似文献   

10.
王霖 《声屏世界》2009,(5):24-25
对于方言节目的大量出现,目前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的对方言节目的出现进行激烈抨击,有的大加褒奖,也有的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对广播电视媒体当中的新闻和谈话节目等所谓主流节目,业界几乎一边倒地喊出“要捍卫标准普通话的绝对地位”的声音。在2004年全国播音学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专门谈到了方言的问题,再次强调总局坚决禁止用方言配音,不允许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用方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普通话的使用。究竟应当如何来看待方言现象,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确实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东最近出台新规,2012年3月起,广东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以普通话作为播音、节目主持、采访的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须  相似文献   

12.
段然 《河北广播》2007,(1):69-70
鼻音在普通话语音学中虽然数量比重不大,但在我们播音、主持节目工作中,使用频率却很高,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所谓鼻音归属,就是讲它的正确运用。既归就要归到位、归到家,科学使用归音方法,找准归音位置。一个人有很好的音质、音色,由于鼻音归不好,就会使你本来应有的较好的语音面貌大打折扣,严重受损,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载体。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必须通过普通话这一载体将不同的信息、情感传递给受众,播音发声则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基础。播音发声教学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必修课程,现在的播音发声教学方式略显单一,如何实现多元化教学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丁波 《河北广播》2009,(5):26-29
我把工作中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河北台的节目从1995年就在国际台华语台《中国之窗》播出了,当时我就在华语台普通话部,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河北台在节目质量上一直是要求比较严的。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9,(5):12-12
缘起 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而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张珂  侯志丽 《报刊之友》2014,(3):143-144
普通话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用语,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业界对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打好语音基础,毕业时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文章结合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普通话分阶段教学模式,详细介绍了其内涵和教学方法,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前景给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杨彦 《新闻爱好者》2012,(11):23-24
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各地的语言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方言。作者认为,流传于各地的方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地域文化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淀而形成的语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产物;方言节目也是传媒应对竞争的一种形式,能够带动影视节目创新;在普通话处于强势地位的今天,适当利用方言的独特性,对于文化的多样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方言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方言以及方言节目不会对普通话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8.
艾鹏 《声屏世界》2000,(3):35-3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变革的时代给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广规范化的语言,提高全民使用普通话乃大势所趋,讲普通话是时代发展对语言提出的新要求,使用标准、规范化的普通话,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困境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广播电视播音用语提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一律不得用方言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5年,广电总局又发文禁止主持人使用港台腔,方言电视剧被荣止播出.闽南方言需要保护,但绝不能与普通话的推行相冲突,这是一个不能触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还有一些认识问题需解决,尤其是怎样认识方言的使用,以及如何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