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和数量。处于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实验设备、学生培养方向、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等诸多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都处于重组与更新的阶段。现阶段的重组与更新也许将奠定中国未来 2 0年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因此 ,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者肩负着承前启后的使命。毫无疑问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 2 1世纪之初 ,中国在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途径的同时 ,非常有必要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办学…  相似文献   

2.
贵州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实训在课程、实习、实验条件、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使其发展面临困境。贵州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实训的改革路径在于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凸显培养特色;完善实习管理,毕业实习落实到位;加快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创新和完善师资建设等。这对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雯 《青年记者》2016,(1):59-61
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常态”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变化 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为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报人)而创办的,新闻媒体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是新闻院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重要依据.虽然新闻教育中很早就重视通识教育,很多新闻院系以较大比例的学分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但其最终的目标指向还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与传播工作者.所以从历史传统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以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来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特色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新闻教育共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原因,目前民办高校新闻教育面临各种发展困难。本文提出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应当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基层和新媒体,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培养目标市场化,新闻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职业化,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方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教学与实践是机制、理念、合作的融合与再创新,高校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从促进需求侧与供给侧有效对接的角度出发,以项目考核为牵引、以师资建设为依托、以媒体融合为指引,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陆与台湾、香港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但缘于政治环境的差异,其新闻传播教育也有所不同。本文选取港台地区6所高校,对其发展现状、学位、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学术研究特色等进行调查与统计,以期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与方向提出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韩杨 《新闻传播》2015,(2):60-61
与新闻传媒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各个需要新闻传媒人才的岗位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这针对我们国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实际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和思考,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情况和目前的实际情况,之后讨论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而以此作为基础来分析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问题入手探索促进我们国家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霆 《今传媒》2012,(4):138-139
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突出学科价值,培养职业新闻传播者,导引传媒经济发展,培养传媒职业经理人,助推社会进步,积极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今后的主要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张才刚 《中国编辑》2023,(5):110-115
智能技术催生了一场全新的媒体革命,传播权力的迁移与传播关系的重构是这场变革的显著特征,职业化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深刻理解智能传播背后的逻辑,在新的权力架构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借此重塑“新闻人”的专业地位与社会价值。具体实践中,应将技术规则融入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全面改革;将行业标准引入育人环节,推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评价的整体更新;将智能平台纳入协同机制,推动高校课堂、媒体机构和内容分发渠道的资源共享。对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与平台价值的强调,本质上就是对智能传播逻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但全球化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此种要求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具有"职业化"特点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必然选择。学校应根据办学层次与职业发展变化,通过职业描述、确立培养目标,培养职业技能过硬、职业精神饱满、职业理想明确、差异化优势明显的优秀"职业化"媒体从业者。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简单回顾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后 ,重点阐述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进入“多角度学术化发展阶段”(1 992年至今 )的十个标志性情况 ,分析了近年自然形成的四方面的话题。文章最后 ,谈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作者认为 ,传播现象贯穿于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从本学科角度出发的各自的传播问题。现在尽管在学科管理上还有新闻学、传播学的区分 ,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是现实 ,新闻传播学进入各个学科或借鉴其他学科而丰富自身 ,也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 ,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 ,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 ;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 ;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相似文献   

13.
本科阶段新闻传播专业文学教育的改革是新闻传播专业教改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培育学生的审美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精神。相应地,在本科阶段新闻传播专业的文学课程上,应树立文学作品与审美体验的中心地位,调动多元的教学手段,加大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后 ,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核心是如何组织、管理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 ,作者列出了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认为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不会在美国消退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新闻观理论体系,主要解决新闻的物质基础与价值原点、新闻职业的权利与使命、新闻业与传媒业的区别与联系、新闻受众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新闻自律与他律等问题,宗旨是为新闻工作定位;二是新闻方法论体系,它主要探讨新闻传播规律,解决新闻传播效率的问题。从新闻观与方法论层面加强新闻学理论研究,既能够为新闻传播设定明确的社会角色,指导其守位而不失位,又能够帮助新闻界提高新闻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守正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领域展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渐成热点;晚清新闻传播史研究开拓新思路;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延续周期性反思特点;新闻传播思想史重视观念、语词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著作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史研究范围持续扩展。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热潮过去后进入了“冷思考”阶段。传播学的本体到底是什么,传播学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的地位如何确定,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都在困扰我国的学界和教育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标准,经过多年的变迁、发展,逐步趋于规范和完善。其现行的认证指标,基本上设定了目前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宗旨、教育的思路及实现的路径。美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从“二战”开始即提倡通才教育,并确定了核心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认证指标。在认证中,业界拥有的50%的投票权,保证了学界与实务界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实施的认证指标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更明确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服务性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昆 《新闻大学》2020,(1):113-123,129
中国当代新闻教育蔚为大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竞相创办新闻传播类专业,其教育模式也异彩纷呈。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作为非综合性大学最早设立新闻专业的高校,领专业性高校新闻教育的风气之先,并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教育模式--"华科大模式"。其核心内涵是:自主办学,学者治院;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物质强基,文化铸魂。这一模式对同类高校的新闻教育不无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新闻传播法研究,在新闻传播法制史研究、新闻立法问题研究、新闻(言论)自由问题研究、传媒与司法问题研究、新闻传播权利研究、新兴问题研究等6大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谓收获与问题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