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2.
《华章》2007,(Z1)
根据当前大学新生的一些主要心理问题,如新生在人际交往上的障碍问题,新生在最初易产生的自卑心理问题,就业是否顺利的心理困惑等,笔者在此就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大连工业大学3849名1990年后出生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同时又表现出性别差异以及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本项调查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婕 《文教资料》2011,(6):226-228
近两年我院对新生进行入学后心理测量及后续排查显示,“90后”新生的心理问题与以往大学新生并无明显差异,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新生只是少数。主要的心理问题集中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敏感、自我意识偏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咨以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蚌埠学院4361名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新生心理异常和筛查一类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1.3%和4.8%,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突出,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男生,农村生源新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城市生源新生.结论: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是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需要几个方面因素行成合力,共同探索提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根据某高校近三年新生的SCL-90普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强迫与人际敏感是新时期大学新生的两大主要心理问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考虑到独生与否和性别两个人口学变量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家庭教育的缺陷、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等是每个大学新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另外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认真分析大学新生心理状况,积极引导其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8.
朱爱荣 《高教研究》2006,22(2):75-78
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家庭教育的缺陷、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等是每个大学新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另外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认真分析大学新生心理状况,积极引导其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军训的特点,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往往有着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下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危机。在军训期间开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维护,建立适当的危机干预的体系,不但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军训,还能够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新生经历的从中学跨入大学的过程,是其人生经历中一次质与量突飞猛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大学生活,是摆在每一位大学新生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深思的,本文阐述了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培养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唐晓瑜 《时代教育》2015,(5):238-239
基于当前针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调控教育尚未全面开展,无法满足新生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心理问题的现象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大学生适应性心理调控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入校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受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本文从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大学新生以及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大学新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地区部分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焦虑、孤僻、冷漠、自负及自卑、偏执和抑郁等方面。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大致有四种类型:彷徨抑郁心理、自卑自负心理、麻木盲从心理、幻想猎奇心理.高校学生工作者应以人为本,从入学教育,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教育,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课余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学校应从重视程度、思想教育、自我认识、校园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现阶段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针对性地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为今后调节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令人担忧。本文是在多年教学经验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17):153-154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其原生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其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家庭因素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紧密,家庭、社会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应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