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所思所想,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课题组设计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以湖南省三所民办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了解民办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对薪酬待遇、择业标准、就业取向上的期望值日趋理性;在就业目的、就业形势、就业能力的认知上越来越成熟;在就业过程中,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区别对待;在选择求职途径上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薛涛  刘晓红 《西藏教育》2014,(11):46-49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自2011年起提出教育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的政策。随着农业院校享受免费教育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此部分学生就业意向直接关系到全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西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文章通过就业因素分析,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使我区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契合于现有就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道坎,社会上对就业的观念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基于此点,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者叙述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措施。高校可从低端行业就业、生源地就业、性别就业等方面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全方位覆盖,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道德缺场,与高校德育有着密切关联。高校德育存在着观念滞后、内容欠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当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地方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加剧,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领域受挤压,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观念陈旧,创新创业驱动较弱等现实问题.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多渠道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要突出师范特色,打造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帮扶指导,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德育中,就业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虽然教育体制与社会就业制度的改革改变了毕业生分配方式,但并未改变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所承担的职责,相反地,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德育必须相应地实现就业教育的转型。一、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方面,就业教育必须以择业观和从业观的全面培育为中心大学阶段既是一个人由学生生涯向职业生涯过渡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观念全面形成的关键阶段。以择业观和从业观为主要内容、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职业观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职业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择业观…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就业观念误区的端正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原因来分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了误区所导致的。作为高校这一教育平台,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来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文章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提出端正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化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当前毕业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效果不佳,收效不大的现象。社会现状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不当等将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高校德育重点应放在引导大学生勤于思考、发挥其它能动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上,并加强德育实践,使共达到表里如,真正发挥高校德育工作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通过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个人就业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各种因素,用统计性就业歧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论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形成的原因和就业困境,并针对如何改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的局面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沈阳地区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分析,由统计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同学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就业现状了解不够。在市场就业的情况中,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需要有一个转变,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3.
陈文 《教育探索》2004,(10):81-83
我国加入WTO以后,高校传统的德育观念受到挑战。科学选择德育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实现科学观念选择的首要问题是思维观念的突破。高校德育观念选择,应该遵循适应性与超越性、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的发展、民族化和国际化、稳定性和变化性等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在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上存在四个主要问题,分别是高校面向基层就业引导不足、鼓励措施和政策缺乏、与基层就业信息渠道不通畅、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联系不紧密.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要加强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制定高校内部鼓励措施,丰富补偿方式;搭建高校与基层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相互了解;推进分类培养,提高面向基层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法科大学生就业难更为突出,这已引起高校以及法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尽管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但一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先天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就业难的"病因"之一。对此,高校开展对法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在校培养教育,这是提高法科大学生就业率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观念是高校德育主体正确履行其职能和职责的先决条件。创新是德育主体实施创新教育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高校德育主体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创新素质,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桂林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对我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产生巨大的影响。高等教育的目标、功能、结构、人才的培养模式必将对高校德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德育自身要顺应时代发展,更新德育观念,拓展德育内容,确立德育新格局,改革现行的考试模式,以使高校德育更好地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更新德育观念 高校德育在向21世纪迈进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德育观念。 1.素质教育观。高校德育(尤其是“两课”教学)应向素质教育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问题,高校德育明显呈现出滞后的趋势。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前提在于教育者能否及时转变制约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论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观念误区,并进一步提出了应树立以人为本、德育首位、全员育人、德育是要促进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职业观、婚姻观、家庭观、组织观教育做了探讨,希望高校利用劳动社会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大学生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