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栋 《学子》2013,(4):69-70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背景目前,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几乎千篇一律地采用问答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这种模式无非是:"提问—解答—指导"三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是,如果我们的英语课堂一味地采用这种问答式来教学阅读材料的话,无疑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1.问题都是由教师设置、控制,学  相似文献   

2.
一、让每次讨论的问题都有价值讨论式与流行的问答式不同。问答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但问答式往往是回答教师预设的一连串问题,指向教师预定的标准答案。而讨论的问题往往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其答案指向多元。如在《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是:“志愿军为什么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显然,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很大,学生中有的从典型事例中感悟,有的从语言文字中揣摩,有的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印证,有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阐释,讨论十分热烈。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更多的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作为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究竟目前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如何?思考什么?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一)视满堂提问为启发式教学。教师常常把提问作为公课开的一种装饰,把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提问以及提问多少当作评价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其实问答式教学不一定必然是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满堂提问达不到积极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简单而言,就是教师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是师幼互动的重要方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思维;有效提问也能让教师了解目标的达成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形式,完善教学过程。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少考虑到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 问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 效的提问能够正确地诱导学生理 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及时交流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合理调整教学步骤。反之,无效的提问会干扰教学过程,产生负迁移,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提问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失误有: 1、课堂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 (1)提问目标含糊。提问目标的清晰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刺激,而刺激的适度又是学生作出正确反应的前提,如果提问目标含糊,学生就只能作出含糊的反应。例如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教师出示挂图:有3只盘子,每只盘子里有2只桃子。教师提出:“为什么看了这幅图能够  相似文献   

7.
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学,然后安排围绕出示的教学目标,阅读课本讨论理解,再交流学习体会,相互提问答辩。在学生相互的问答中,一个学生提出了极有深度的问题:自然数1与单位"1"相同吗?应答学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有意思的是教师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课后再继续讨论"。我估计这位教师可能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思想准备,担心回答有误而采取了缓兵之计:一方面继续"依靠"学生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留下后续教学引发思考的玄机。在没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做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一堂课的新旧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课堂练习、总结谈话等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课堂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技巧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反之,低效、无效、负效的提问,只能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率。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实施有效提问呢?  相似文献   

10.
讨论式与流行的问答式不同。问答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但问答式往往是回答教师预设的一连串问题,指向教师预定的标准答案。而讨论的问题往往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其答案指向多元。如在《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是:“志愿军为什么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显然,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很大,学生中有的从典型事例中感悟,有的从语言文字中揣摩,有的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印证,有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阐释,讨论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出示教学目标,这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影响的结果。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时,或教师出示目标,或学生提出目标,或师生讨论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让他们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山东教育》2002,(17):40-41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获取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提供教学反馈信息。那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索 ,来获取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却又使许多教师困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三个转变。一、课堂提问应实现由琐碎提问到主问题设计的转变自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提倡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以来 ,课堂上便出现了提问趋动情境 :教师向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提一些前后关联直接浅近的琐碎问题 ,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趋动下回答这些问题以推动教学进程。这种形式看起来气氛热烈 ,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 ,实际上是教师诱导学生一步…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讲读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如下:(一)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一堂课四十分钟应该归师生共同占有,老师不能独占.老师精讲课文就能给学生留出提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当然,讲、练、提问、讨论要灵活掌握穿插进行.例如:第四册《小蚂蚁》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当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了课文内容后,我问学生还有什  相似文献   

16.
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提问的重要性正被大家所关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答式的简单提问已经被舍弃,如何在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2):92-93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课堂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的意图所在,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良好的课堂提问还可以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不断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良好的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发现规律的"向导",更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信息与反馈源。鉴于此,本文以提问为突破口,从提问时要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联系新旧知识点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提问、注重反馈,适当追问、控制提问数量,提高提问的质量,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等几点进行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提问不仅是学生阅读思考的体现,更是一种阅读策略。教学《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教材以随文批注的形式出示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启发,学会发散思维,掌握从课文内容提问、结合写作方式提问和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逐步走入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中,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在关注和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怎样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提问成了讨论的焦点,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之间传达信息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课堂提问能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课堂提问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的能力。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固体、液体要占据空间”。 教师出示装满铅笔的文具盒问:铅笔占据了地方吗?占据了什么地方? 生:铅笔占据了文具盒里面的地方。 教师接着出示装满钩码的盒子,装满水。醋的烧杯,向学生提问:钩码占据了什么地方?水和醋占据了什么地方?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