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富于幻想,是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注重小学生作画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记忆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画呢?我的体会是:一、运用观察比较法进行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较低,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去接触美丽的大自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了解和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以获取深刻、细致的感受。为此,我常带学生到校…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因此应该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科学课教师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必须善于发动和带领学生,根据本地资源,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而且能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那么,如…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在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抓好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很关键。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将该环节放在重要地位,抓实抓细,使学生奠定好作文的基础。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未来  相似文献   

4.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主要不是靠灌输,而是将小学生引入美的教学意境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小学生不断受到陶冶,真正“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从而“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一、引导小学生认识美在小学生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如自然界各种形态的美,人们创造的各种艺术美,还有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美等等。例如,教学九义新教材一册第一课《美丽的大自然》时,教者要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课,尤其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引导  相似文献   

5.
写具体既是小学生在写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此,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应着力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较快的提高。我的做法如下:一、先"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去,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如:春天,引导学生观察田野各种花草树木发青吐芽的情景;夏天,引导学生观察田野那葱郁的庄稼、看雨前的乌云变化、闻雨后的泥土芳  相似文献   

6.
一、观察作文,想中求新"想"即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想象的表象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小学生获取表象材料的关键靠观察。因此,观察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要调动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7.
姜华 《现代教学》2011,(10):56-56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观察的目的性较低,观察时不细心、不全面,常常会出现看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我认为指导小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方法。以下我以"小豆历险记"为例,谈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能让小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能把观察到的点融入到作文中,让作文有血有肉。以小学生的观察为研究对象,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认为: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写好作文,拓展知识面。  相似文献   

9.
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应当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各种条件,解放学生的双手;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参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习作写什么?写"周围的事物"."周围"即学生的生活圈.生活如影随形,学生却视而不见;生活过去了,语言没跟上.孩子习作无话可说,实际上不是"写"的问题,问题核心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为对生活进行"写真"是需要敏锐观察、深刻记忆的,而中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受注意品质的发展水平及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他们难以主动观察与发现,不能通过感情的追忆,唤起已经过去的热情和情绪.这正是中年级小学生感觉作文难的原因.真正解决学生起步作文无话可写的难题,加强有效的观察指导,培养观察能力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学强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各种课程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对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培养。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是所有科学发现的起始,在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生活缺乏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大纲指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的一大任务 ,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观察是思维的触角 ,是智慧的眼睛 ,是打开作文材料宝库的“金钥匙” ,是认识客观世界 ,增长知识和智慧的重要开端 ,是对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步骤。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提高小学生的观察意识 ,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来源。要写出生动、丰富、情文并茂的好文章来 ,…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实验、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然而,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以直接兴趣为主,要把这种兴趣引上能力发展的道路,是相当艰巨的。现仅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意见。1 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干脆抄袭,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1.创设生活情境。生活的范围就是学生学习的范围,信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而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了好奇。教师就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引导学生感悟、关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考试中语文作业占据的分数非常多,所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写作能力,可以将学生的作文得分提高。对学生作业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所以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形成小练笔,逐渐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而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求教师注重对小学生观察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多留意周围事物,多观察、多感受、多想象,并将自己的所观所想用笔表达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观察,习惯观察,为写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雪英 《学周刊C版》2014,(10):164-165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在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抓好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很关键。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将该环节放在重要地位,抓实抓细,使学生奠定好作文的基础。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