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太阳能-TiO2光催化氧化杀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以纳米TiO2为基本活性组分、高炉水渣为载体、以太阳能中的紫外光代替紫外灯,激发纳米TiO2产生·OH自由基,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光催化氧化去除.考察了焙烧温度、投加量、光催化时间、pH值、重复利用、实际使用等对纳米TiO2杀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下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及其稳定性,试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为测试菌株,采用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压缩雾化法和平板计数的方法,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菌液密度为5×10^6 CFU/mL的条件下,9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 min,即可对测试菌株达到100%的杀灭效果。不同的pH值、温度及不同浓度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二氧化氯同样具有极强的消毒效果。雾化的二氧化氯对空气自然菌及雾化菌液气溶胶的杀灭效果同样可以达到100%。试验表明二氧化氯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广谱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研究了还原pH值、絮凝pH值、絮凝剂的用量、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六价铬的最佳pH在2.0~2.2之间时,絮凝最佳pH值为9时,加入PAM,絮凝时间为0.5小时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的Cr浓度最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更好地在实际中应用,该文主要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生长行为,分别研究了凝固剂、pH值、温度对T.f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最佳条件:选用琼脂作凝固剂,温度为30℃,pH为2.5。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本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6个菌株.利用CMC固体培养、刚果红染色,测量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上清液中的滤纸酶活力(FPA),对菌株进行复筛,最终获得了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1.以稻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碳源,研究了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真菌菌株01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7℃,pH值为5.0,培养时间为6 d,菌株01的滤纸酶活性达到580.0 IU/mL.因此,真菌01可作为纤维素酶研究和饲料加工等生产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由于水质污染导致了每年夏季水库水体中以绿藻为主的藻类物质的快速生长,给地表水厂现有的常规处理工艺带来了诸多困难,而直接影响了地表水厂的出厂水质.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减少藻类对水质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了二氧化氯进行原水预处理的方法以及其他优点,并结合公司实际工作阐述了除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硫氰酸铵对螺旋藻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结果显示:硫氰酸铵同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6,藻类投加量为0.8g,初始pH为0,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60℃时,改性后螺旋藻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mL的Cr6+溶液浓度为14mg/L的溶液,硫氰酸铵改性后的藻吸附六价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大型消化内镜中心控制消化内镜消毒成本的需求为牵引,评价二氧化氯气体应用于消化内镜消毒的可行性。创新点:首次研究了二氧化氯气体对细长管腔内部的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采用主动灌流方法的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消化内镜的原型机。方法:设计了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细长管腔实验装置(长2 m,内径1 mm),在其进气端、中部和出气端分别设置PTFE菌片容器。将含有PTFE菌片和细长管腔和置于平皿内的PTFE菌片装载于一种消毒实验原型机中,通过主动灌流使二氧化氯气体流过细长管腔,平皿内的PTFE菌片直接曝露于二氧化氯气体中,分别评价二氧化氯气体对PTFE细长管腔内壁和外壁的消毒效果。以萎缩芽孢杆菌为指示微生物,评价二氧化氯剂量(浓度与时间的乘积)、相对湿度、流过细长管腔的流量及有机干扰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同时使用实验原型机对8条消化内镜进行了实效验证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除了相对湿度、二氧化氯剂量和有机干扰物都显著影响二氧化氯气体的消毒效果外(图3、5和6),随着经过细长管腔流量的增大,二氧化氯气体对细长管腔内部的芽孢杀灭对数值有减小的趋势(图4)。按照本文设计的流程,应用实验原型机对8条消化内镜消毒后,未检出存活的微生物。应用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消化内镜时,其每条内镜的消毒剂成本小于3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一元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微囊化技术,对自制高活性固体二氧化氯母料进行了一元化处理,发现包膜剂浓度和用量对固体二氧化氯母料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包膜剂浓度在20%~30%之间为宜,包膜剂用量越多,产品的稳定性越好,但过多的包膜剂会阻碍母体成分的溶解.  相似文献   

10.
稳定性二氧化氯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使用时需加活化剂将其活化以释放活性成分二氧化氯,为此研究了不同活化剂、不同的稳定液浓度、不同的活化剂浓度与用量、温度等等因素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的活化效果最好,稳定液浓度、活化剂浓度与用量、操作温度等对活化过程均有影响,随着活化剂用量增大,活化时间缩短,但活化效率均达不到100%。  相似文献   

11.
通过驯化培养从受Pb2+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含Pb2+浓度为300 mg.L-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耐Pb2+细菌菌株(B19),对该菌株吸附Pb2+能力及影响吸附Pb2+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2+的吸附速率较快,在5 min内,培养液中Pb2+去除率达到76.4%,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pH、培养基、菌量、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菌龄为3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pH5.5,Pb2+质量浓度85 mg.L-1,菌量6 g.L-1时,其对Pb2+去除率可达92.6%.  相似文献   

12.
炼厂焦化废水是一类乳化较严重的废水,本文通过室内小试筛选出阳离子型焦化破乳剂JQ-104,试验结果显示,当焦化废水含油4235.6 mg·L-1,JQ-104投加量300 mg·L-1,废水含油去除率高达95.51%;另外,pH值对其有较大影响,最佳pH值范围为6-8.将JQ-104应用于现场工艺流程,除油效果明显,处理后出水稳定,含油浓度在200mg·L-1以内,减少了污油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过氧化氢用量、染料初始浓度等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橙黄Ⅱ染料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2、温度为43℃、反应时间为12 min、H2 O2用量为2.0 mmol·L-1、染料初始浓度0.8 mmol·L-1时橙黄Ⅱ的降解最为理想,脱色率可达到83.7%.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索了Fenton氧化炼化废水中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顺序是:p H反应温度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Fe SO4·7H2O投加量;最佳氧化反应条件为:p H=3.5,反应温度为20℃,H2O2投加量为12 m L·L-1,反应时间为30min,Fe SO4·7H2O投加量为450 mg·L-1,此时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为89.26%,残余苯酚含量为11.76 mg·L-1。因此,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含苯酚废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艳娟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72-73,76
采用静态实验对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进行了研究,从海绵铁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方面研究了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铁处理酱油废水的最适条件:在原水COD浓度2 500 mg.L-1、反应时间60 min、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海绵铁投加量20 g、粒径0.5~1.0 mm情况下,海绵铁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5.3%和49.6%。  相似文献   

16.
以水解度为优化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优化酶的添加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蓝圆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700U·g^-1蛋白、蛋白质浓度1.56%、水解温度60℃、反应体系pH7.5、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1.27mg·mL^-1,水解度为50.9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032mg·mL^-1。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用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的Al2O3悬浮液分散剂.将140 nm的α-Al2O3干粉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采用高速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Al2O3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液吸光度,用PdCl2测试镀液稳定性;通过孔隙率试验和结合力试验测试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用SEM和EDS测试镀层形貌和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对Al2O3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有较好的协同效果,适宜的复配分散剂组成为:2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150 mg/L Tween-80,80 mg/L聚乙二醇.用其配置2 g/L纳米Al2O3悬浮液,静置24 h后吸光度为1.595.该悬浮液配置的镀液稳定性试验时间为165 s,镀速为16.5μm/h.复合镀层中Al2O3粒子呈弥散状分布,Al2O3含量为0.77%.镀层光亮、致密.孔隙率为0.06个/cm2.结合力符合GB/T13913-92标准.该复配分散剂适应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  相似文献   

18.
Removal of chromium (VI) dissolved in water by intermittent foam separation was implemented with cetyl trimethy-ammonium bromide as surfactant.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has a maximum value near pH 4.0; thus, mos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pH 4.0.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optimal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liquid feed concentration is 10 mg/L, the pH value of feed solution is 4.00, air flow rates 0.9 L/min, surfactant dosage is 300 mg/L, the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y of chromium (VI) reaches 97.80%, and condense multiple reaches 1 711. The kinetic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foam separation of chromium is a first-order process. The equivalent rate constant calculated from the slope is 0.406 4, and the equivalent rate equation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罗丹明B在FTO导电玻璃上的电化学降解工艺,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缓冲体系类型、酸度、外加电压、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外加电压为10 V,在含0.15 mg·L-1氯化钠的硼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电化学降解罗丹明B溶液(4.0mol·L-1)6 min后,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肉豆蔻酸和硝酸镧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肉豆蔻酸镧稀土热稳定剂,并对产品的熔点、稀土含量、红外光谱等理化指标进行测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通过静态刚果红法测试肉豆蔻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La(NO3)3浓度0.5 mol·L-1,NaOH浓度0.6 mol·L-1,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85℃,此时产率为93.42%。在100份PVC中添加5份肉豆蔻酸镧时,可使PVC试样静态热稳定时间延长至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