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基础上,关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评价应重学习过程、重知识应用,并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基于这些要求,作为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之一的地理试题就不能以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考查为主,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2.
高效教学中的知识、方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效教学是指以有效知识为学习活动对象,通过有效活动方式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对于知识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知识的学习形态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形态.根据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有三种形式: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教学对话,其中教学对话的实践活动方式是"对话性讲解";从评价与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把学习评价分为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和学习内评价.有效发展是实现"高价目标"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生命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一、项目课程教学过程评价的意义 在过程评价中,针对学生直接面对的具体项目,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情况为评价目标,可以真实地呈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过程,动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综合评价学生在实践中发展的多样性和阶段性,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完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观。  相似文献   

5.
一、多元化地评价孩子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及发展方向,改变过去只看考试成绩的单一做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评价知识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进行评价。学科知识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应掌握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它是一个人全部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既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调控,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堂作业一般是学生当堂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能做出正确地、全面地评价,这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绘画基本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美育情感的培养。那么对于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如何做出评价呢?  相似文献   

9.
张洁 《天津教育》2011,(9):58-59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小学美术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我认为,实施发展性评价,需要树立全新的评价理念,并解决好下面一些环节的问题。一、明确评价功能《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0.
杨海静 《贵州教育》2009,(21):41-42
“体验成功”学生评价正是一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最大限度地全方位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潜能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评价机制。其评价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验成功”学生评价更多的是考虑评价的教育性,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整体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还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在文化修养、情感道德、价值取向等人文素养上获得发展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个性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评价体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再现而忽视其他能力的考核等缺陷,而多元智能评价体系拓宽了评价指标,把学生评价扩展到除知识技能之外的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各个方面,评价得更为全面、合理。应从评价学生的智能及方法等几方面构建起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平  林文峰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106-108,128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除重视知识传授外,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叉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须不断知识创新,以高尚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吸引学生;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3.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认同感以及对知行合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背离。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学范式的转换:由教师的华丽表演到学生的朴实发展。具体包括,教学价值诉求由任务取向、应对考试转向学生的差异发展、可持续发展;教学行为由教师独角戏、越俎代庖到给予学生时间、空间去动脑思维和动手实践;教学评价视角由教师的功绩位移到学生习惯、知识、思维、德行等方面的真实发展。基于此,探讨促进“学生朴实发展”教学系统的运行机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评教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从学生因素来看,学生的评教态度、评教能力、心理偏差和学习态度等,都会对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为此,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要适合学生的评教能力,评教前,应加强宣传、培训,使学生明确评教目的,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在评教的组织过程中,要恰当选择评价时机,合理确定参评学生的范围;评教后,应及时反馈评教结果,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便提高学生对评教结果的预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评教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对甘肃省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师生对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但教师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熟悉程度较差;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了积极变化;数学新课程的评价依据与方式有积极变化,但“唯分数论”现象依然存在;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四基”和“四能”的达成情况较差。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2)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教科书,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更多素材。(3)把“隐性知识”纳入教学范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落实“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进一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评价目的、方法、技术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批懂经济的人才。目前高校经济学原理课程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重在对经济学原理记忆和计算,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建设,要以经济思维为核心,改革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三大方面着手,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变目前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重知识记忆、轻思维培养,重说教、轻启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评课作为教师必备的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在行动中体验才能被掌握和提高,微格教学中的评价环节给师范生评课技能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实践机会。本文在微格教学评课训练的实践基础上,对微格教学中师范生评课技能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阶段青少年的法制道德观念缺失现象严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法制道德观念薄弱、学生法制道德观念欠缺的情况,需要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去探析原因,并在教育实践中,全方位渗透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教育与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