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侯波同志拍摄的“毛泽东主席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外宾们在一起”,是一张好照片。人们看了这张照片,好像身历其境,亲眼看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庄重而又慈祥的仪容,亲耳听到了三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的共同语言:紧密团结,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为什么这幅照片能这样强烈地感动人呢? 我想,主要是作者成功地通过一个有限的画面,表达了  相似文献   

2.
寻校记     
在我的家庭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张略微泛黄、图像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我的中专母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的大门照片.这张照片是1991年我在母校学摄影课时,自己拍摄并洗印出来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前几日,在一家发行量已超过百万的某都市报娱乐版的醒目位置上,笔者看到了一张令人十分不舒服的照片.那是一张台湾某当红女歌星的走光照片,后来得知这张照片来自于这位歌星的北京个人演唱会.当时她的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穿的演出服装又很少,所以不幸被在场的摄像师捕捉到了这张走光照片.  相似文献   

4.
郑杰 《湖北档案》2016,(12):36-37
建国后,徐海东唯一一次返乡是1958年10月秘密进行的.湖北省孝感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当年徐海东省亲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徐海东大将当年以朋友身份馈赠给李铭勋的,此照片从未公开过.照片上,徐海东一人端坐在亲属墓前,神情肃穆.照片背后,留有徐海东的亲笔字迹.  相似文献   

5.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6.
7月20日的香港<经济日报>以大标题刊登了<美联社发假水灾照摄记被炒>的新闻,同时将这张美联社播发的照片与新华社的图片做了比较.这则新闻称:美联社在7月15日播发了一张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市区水灾的照片,但后来发现这张照片经过电脑合成,美联社立即通知各合作单位停用该照片,并不再采用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提供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来自25个国家的100名一流摄影记者2月28日同时在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进行一天的拍摄,主题就叫作“非洲生活一日”。活动的主办方计划从摄影记者的照片中挑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巡回展览并编辑成书,还要将照片制成网页,以最大范围地展现非洲的整体形象。照片出版的所有盈利都将用于资助非洲防治艾滋病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豹  周燕 《湖北档案》2002,(12):20-22
这是革命烈士刘伯坚王叔振夫妇留下的一张珍贵照片.金秋十月,刘伯坚烈士的二儿子刘豹讲述了这张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飞雨 《北京档案》2007,(2):41-41
答:照片排列是指照片在照片册中的排列顺序。排列时,要注意先排组.后排张。一组照片是指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张照片,如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个项目等形成的若干张照片。组与组的排列是按该组产生的时间顺序而定。每组的顺序确定后,就要进行组内每张照片的排列。一组照片应按图像所反映的重要程度结合照片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一组会议的照片共归档了5张,第一张应是大会会场的照片,第二张是大会主席台的照片,第三张是大会主持人的照片,第四张是领导人讲话的照片,第五张是大会群众场面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二哥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57年11月15日,至今一个甲子有余.照片里的父母年轻而有朝气,照片里的四兄妹,衣着整洁,笑容满面,透着满足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照片背后父亲书写的字体"家属还乡生产,全家合影留念"仍然清晰可见.正是这张已经泛黄褶皱的老照片记录了我们家两次家属随军、一次家属还乡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地运所村委会的东墙上,镶挂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地运所时留下的.照片上总理微笑着站在几十名社员群众中间.提起这张照片,这里面还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13.
细节的威力     
马越舟 《军事记者》2014,(4):I0002-I0002
人们常说,一张好的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而一张照片中精彩的特写细节,能够“秒杀”千万张平庸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张静 《北京档案》2016,(12):54-55
在怀柔区档案馆里藏有两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一张是一位农村干部模样的人光着脚、挽着裤腿儿,手握铁锨在水渠里劳动;另一张照片是一群人晚上在农家院里开会,有的蹲,有的坐,在窗纸透过的一丝灯光下,记录人伏在垫着砖头的小饭桌上做着记录,大伙儿围坐在那位高挽着裤腿儿、坐在砖头上吸烟的汉子周围.通过照片的旁白文字,才知道这两张照片是上世纪50年代末怀柔县一渡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悦白天挖渠浇地,晚上组织村民开会的事.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云南省档案馆保管一处征集组一行4人前往北京中国照片档案馆开展征集与云南有关照片活动.中国照片档案馆隶属于新华社,它和新华社的摄影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它的馆长也是摄影部主任.我们这次征集活动是在双方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协商促成的,为了确保合作的规范性、长期性,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共查阅了26800张照片,并从中筛选出反映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3000余张.  相似文献   

16.
在一项科研成果,一个科研项目或一次实地考察等档案材料中,都有不少照片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片档案数量在逐步扩大.照片能直观地、形象地反映事物,反映历史.但是,一张照片如果没有文字说明,也就失去了利用和保存的价值.现就对照片档案注释说明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张老照片折射出珍贵的历史 走进馆长吴建宏办公室,他正低着头在抽屉里找寻东西,不多久他小心翼翼的从抽屉拿出一张老照片出来. “这是一张日本投降典礼签字筹备处全体职员合影照片,拍摄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由当时县城一家名叫爱尔特照相馆拍的,场面宏大,人员都非常清晰.它反映出当时芷江在抗日战争胜利受降过程中的历史和地位,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张照片.”吴建宏向记者介绍说,这张照片是还没有展出的,准备在抗战胜利70周年时对外公开展出.  相似文献   

18.
曹仕力 《湖北档案》2016,(11):44-46
打开一张张珍贵历史图片,细读一段段史事简介:重温将军心系老区、关怀群众的家乡情怀. 在湖北省阳新县档案馆馆藏的照片档案中,有一卷类别为SZY3重大事件的照片档案,记录着原武汉军区政委王平上将在阔别家乡48年后,于1977年11月29日至12月15日,首次携夫人、儿女回到阳新县东源人民公社,探望家乡父老乡亲实况.全组照片共计86张,质地为黑白5寸.如今将军已离开我们18个春秋,而这些存放在档案馆里39年的照片,除记录那次将军回乡的情景外,同时也向查阅利用者们传达着将军浓郁的家乡情怀.  相似文献   

19.
闲暇无事,翻看老照片,我的视线停留在两张照片上.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像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张是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妈妈和我姐弟俩.妈妈穿着双排扣的外套,蹲在地上,深情地看着我俩.我俩看上去睡眼惺忪,我穿着双排扣的制服棉袄,头上扎个小花,头发梳理得不是很整齐.弟弟则是皱着眉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三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50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当时我和弟弟还没睡醒,正巧有个同事带一架照相机,妈妈急忙把我俩晃醒,匆忙中没有精心打扮,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地点是吉林省通化专署院内.  相似文献   

20.
德清县档案馆保存有一张陈云同志和德清县新市镇的党员吴志表的照片.这张合影摄于1925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共两张,一张存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另一张存于德清县档案馆,它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与普通百姓的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