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炳元 《青年教师》2005,(11):23-23
我从事初中语教学多年。怎样才能教好初中语课?一直是我反复总考的一个问题。在反复思考、比较中,我认为一名初中语教师,要教好语课,应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五个反思”。  相似文献   

2.
上海作家叶开喜欢阅读的孩子大声疾呼:"我不喜欢语文课!"叶开在一篇专栏的结尾讲到:"在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学生们寒窗苦读多年,毕业后,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废品。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伤痛。"这对于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我,是沉痛的一击。我和我的同行们在自信而勤奋的做着愚蠢的事情?孩子就像易碎品,这让我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反复而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思考下周的一个活动,就听见门外一阵喧哗,正要起身开门出去,门却被撞开。只见一位很有责任心的班主任铁青着脸,把一个女生"请"到我办公室,就听见这个女生边哭边反复哀求:"求求您了,我改,您千万别打电话。"我  相似文献   

4.
带着学生走进经典、学习经典,进而热爱上经典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现实中,学生面对《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却表现出不感兴趣、看不懂、不如电视剧好看的态度。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反复思考后,我做出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当小编辑     
没想到,我竟然当了一次小编辑。上个月,语实践活动中,张老师要求我们自由组合,出版一份小报,题目自拟。虽然,对小报的内容还没多想,我就为能当一次编辑而兴奋不已,激动万分了。放学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小报的内容和即将编排的格式。回家后又平静下来反复思考一番后,我选择了“奥运点滴”做小报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在“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研讨会”上,于漪老师又一次强调了“语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记得多年以前,于老师上《事事关心》一课,我有幸能够聆听并参与评析。我当时所得到的印象是,于老师的课,富有立体感,于是我便写了一篇评析,题目就是:《课,应当是立体的》。这次听了于老师的报告,联想到于老师教学的许多特色,我又一次对“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工作不足十年的青年教师,我对自己近年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觉得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太高、太全面,想要达成的目标过多,问题的难度过大,教学方法过于繁杂。反复思考与实践后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小”字的意义非同寻常,语文教学中“小”的智慧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语文课的新思考是从学生的一篇日记开始的:老师,我真的不喜欢语文课,但我非常喜欢语文课本。每当新学期开始,捧着那一摞新课本时,我最先翻开阅读的便是语文课本。大多时候,我会一口气读完它,并在之后的几天里反复品读喜爱的文章,甚至上书店去购买作者的其他书籍来“悦读”。  相似文献   

9.
郑纪玉 《中学文科》2009,(16):57-57
这几年我一直担任高三的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成绩的期望值都很高,迫切希望迅速提高语文成绩。但实际上,语文成绩提升并不容易,有时提升了一点,又会出现反弹现象,这常常使他们烦躁苦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反复思考,认为从进入高三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只有关注这些问题,想出合适的方法,我们才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的高中阶段,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占据学生高考分数的极大百分比。是否能够学好语文,对语文牢牢把握,是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但是当代高中生面对语文科目,经常会只取得一个中等的成绩,无法提高。原因是因为找不到好的复习方法,无法顺利提高成绩。作为一名高考复读生,我也曾为如何复习语文、提高语文成绩而发愁,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反复思考后,如何以更好的语文成绩应对高考,实现语文成绩的提高。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师贞 《上海教育》2000,(5):39-39,60
一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极其有限。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思考,我深深地感到:对语文课来说,如果在一堂课中能制定并实现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提出并强调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和依据。第一,突出重点。通常说来,语文教师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洋洋洒洒,一下子灌输给学生许多东西,特别是当有教师来听课时,恨不得一堂课就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一堂课结束之后,且不  相似文献   

12.
仅从事十几年语文教学的我,思考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力量不够,但现实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尽管思考的结果可能是肤浅的、零乱的。语文教学的现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语文这样内  相似文献   

13.
任德利 《学子》2012,(1):26-27
一、我的“紧箍咒” 初次接手一个班级,面对着一群生性活泼、贪玩调皮的学生,如何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这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反复思考后我决定送他们一副“紧箍咒”。  相似文献   

14.
感恩的心     
上帝给了我一个可以活动的手指,一个可以思考的大脑,一群爱我的和我爱的亲人、朋友。对了,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5.
培养意志力,养成勇敢学习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提问的多次修改,扩大问题的难度和增大思考容量,以及作文全过程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6.
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生,不使自己的管理流于形式,经过反复思考,上学期我尝试使用了“小组PK管理”这一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魂,在教学之前,应深入、反复思考语文教学、本学期教学、本单元教学、本课教学乃至本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即确定  相似文献   

19.
在名师和专家教学的课堂里听课,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美的享受。在反复品味美的时候,除了感叹于这些名师和专家全面而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惊羡于他们问题设计和指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艺术技巧。现在结合我们的点滴体会简述如下。l、情景渲染法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往往仅仅着  相似文献   

20.
朱传美 《新高考》2010,(9):41-43
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对于一个结论或一道题目不要浅尝辄止,而应不断思考,拓宽思考,以加深认识.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从一个定理出发开始一次有趣的探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