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曹海永 《湖南教育》2003,(18):28-29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一、关注生命的需要犤案例犦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意料之中,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顿时跃入我的视线:尊敬的曹老师,您是…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关注生命的需要[案例]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意料之中,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又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进入我的视线:尊敬的…  相似文献   

5.
曹海永 《班主任》2003,(6):12-1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精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目标所在,然而在教育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受教育的客体这一单一身份,很多时候没有把学生当做自我发展的主体去对待,他们的内心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了解的还太少。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学生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只有以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给生命以应有的尊重,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奏响和谐的生命旋律。  相似文献   

7.
陈美 《文教资料》2006,(2):168-169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它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们在用一种超强社会化的要求去要求我们的学生,而没有考虑我们的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没有考虑学生的生命本身。在体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把怎样使教育关注到人本身,关注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以便通过生命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8.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首先定位于生命视阈才能返璞归真,只有实现对生命的关注、尊重与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生命教育是关于学生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对生命全面关照的多层次人本教育。生命教育坚持以生命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教育,力求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因此是一种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定位的原因1.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以  相似文献   

9.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诸多惩罚教育原则中,生命在场是惩罚教育所要关注的首要原则。只有在生命视野的关照下,惩罚教育才能呵护生命、与生命为伍,也才能从压制学生生命的危险中走出。  相似文献   

10.
关注生命——教育的应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春意盎然。关注生命的需要[案例]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顿时进入我的视线:尊敬的曹老师,您是不是以为自己很成功?在您的规定下,我们课间静静地读书,轻轻地说话,悄悄地做事,每天还得做功课似的完成一份“知心留言”……可是您知道吗?我并…  相似文献   

11.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激动的情感。教师只有拥有了激情,才能更好地把快乐传递给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教育教学才会演奏出一首首流畅和谐动人的乐曲;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可能唤醒学生那充沛的生命激情;教师只有以自己远大的生命理想,才可能培植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四川教育》2009,(12):F0003-F0004
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进程中。教育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力量;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开发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高新实验小学正在将这一价值取向变为真实的学校教育实践形态。以生命教育的思想和行动,深切关注着师生的生命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当今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是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的视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大多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提出生命教育应当关注和舒展学生的个体生命,要真正实现生命教育这一理想,必须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推进生命教育理论的发展.通过对人之生命的历时和共时形态的考察,我们认为走向“类生命”是生命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内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坚持生命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的统一,生命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效果的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生命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生命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操作程序:确定目标,选择主题;确定活动,选择形式;构建思路,分解任务;全面掌控,确保实施;加强反思,活动评价。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常丽华老师的《关注生命教育——我的教育日记》在本刊发表以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对生命教育的关注促使常丽华老师不断地思考,我们希望她的思考能给广大教师以启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探究课堂的特征,不能只从课堂的表现形态上看,更要从表现形态的背后隐藏着的根本关注上去剖析。这个“根本关注”在无形、无声地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一、教育关注的本体回归:学生生命发展新课程带来的教育根本理念是关注生命发展。从“泛教育”的角度看,这个理念应该是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但从“本体”的最终廓清看,教育教学全部行为的根本着眼点是学生生命发展。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这“生命”是指教育意义上的生命,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性生命,即理智、逻辑、抽象、意志、知性等;二是感性生命,即情感、直觉、想象、灵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学论坛》2006,(7):F0003-F0003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进程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开发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正在将这一价值取向变为真实的学校教育实践形态,以生态教育的思想和行动,深切关注着师生生命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秉承“为人生的聪明和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小学生生命活力教育”为主线,“用心沟通,让情交融,培养健全健康人格”的德育工作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来铸造放飞生命的德育翅膀。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义和天职。我们研究小学生自主心理教育,一切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学校为了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而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培育生命意识、学习生存技能、提升生命品质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只有课程化,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但要课程化,必须找到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