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海神信仰,明清时期在位于浙西南山区的处州地区广泛传播。福建籍移民和福建籍处州地方官对妈祖信仰在处州地区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妈祖信仰在传入处州地区后又进行了"本土化"演变,从单一的海神信仰,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信仰。  相似文献   

2.
“海水到处有华侨”,在现今世界五大洲散居着为数众多的华裔移民达三千万之多,中国移民经历了古代移民和近代移民两个过程,方式上也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区别。本文试就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历史原因进行探讨。古代中国人民移居海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内经济、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国际城市。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3.
芦敏 《天中学刊》2013,28(3):114-116
信阳是古代移民活动的策源地之一,许多海外移民活动可追溯于此。古代时期,信阳人南迁闽、粤,继而扬帆海外;新中国建立前后,部分信阳人迁居台湾,随后辗转赴海外;改革开放后,信阳人则通过多种方式直接移民海外。大量移居海外的信阳籍华侨华人为故乡乃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指出近20多年来,福建的妈祖信仰在传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而莆田在福建妈祖信仰中占有特殊地位。福建妈祖信仰新特点也给台湾民众和社会带来了若干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舞水河流域深处大西南山区,远离海滨,但却普遍存在着发源于莆田海滨、被沿海人民奉为海神的妈祖信仰。在梳理和考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舞水河流域妈祖信仰至迟是在明末清初由福建移民与客商通过长江逆流而上、经沅水传入,并流行于清中后期;其形成原因与该流域内丰富的山林特产资源、优越的水运交通条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建会馆与天后宫的结合及妈祖自身的变化密切相关。与沿海妈祖信仰相比较,舞水河流域的妈祖信仰具有信仰群体的超区域性、神灵体系的杂糅性、庙宇建筑的商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指出景德镇历史上便是外销瓷最为主要的产地之一,景德镇的福建会馆天后宫是伴随着陶瓷贸易的发展而修建的,是景德镇瓷器海外贸易的直接见证。概述景德镇天后宫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妈祖信仰移植的原因与作用,说明信仰移植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伴随着移民、贸易等,都会产生民间信仰从一地移植到另一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他们移民到海外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及适应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华人移民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办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其教育系统保证了华人族群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族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华人族群在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并可期待对其移居地的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至少从晋代开始,中州河南的居民就纷纷大举南迁福建,使中州移民及其后裔在福建居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及其后裔又从福建向国内其他省份和海外进行了再移民,使福建成为中州移民的中转地。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他们移民到海外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及适应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华人移民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办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其教育系统保证了华人族群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族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华人族群在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并可期待对其移居地的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台湾妈祖信仰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发掘史料,论证台湾妈祖信仰起源于大陆移民。其中澎湖最迟在明万历前已有天妃宫。明末随大陆移民入台的妈祖被称为“船仔妈”。1661年随郑成功军队入台的妈祖则被称作“护军妈”,由此可证,妈祖信仰清代之前已植根台湾。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加入信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成功地进行了自下而上的等级扩散,最终妈祖信仰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官方根据实际需要对乡土化的妈祖信仰进行了标准化重构,并与民间达成了契合,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界定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概念,挖掘妈祖生平故事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探讨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内容,阐述闽台妈祖体育文化性质,并指出充分发挥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促进闽台交流,将为海峡经济区建设发展服务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阅福建现存的部分乡镇志,发现其中有不少有关妈祖信仰的史实记载。这些史料对于妈祖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闽台文化虽具有重工商、勇开拓、蔑权威、尊海神、乐兼容的海洋性特征,但其深层仍不改华夏文化本色,表现为重工商而不废耕读、勇开拓而不忘根基、蔑权威而昭著信义、敬海神而并尊诸神、乐兼容而不失本位.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5.
黄睦平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3):78-81,85
简要介绍闽北妈祖庙宇的分布情况,阐述闽北与妈祖信仰有关的各种信俗表现,并探讨历史上闽北山区兴起妈祖信仰以及在现代妈祖信仰发生嬗变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妈祖文化在福建旅游业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妈祖文化是福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指出目前学术界对妈祖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尚缺系统的探讨。在探讨妈祖文化在福建旅游业中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指出广东是最早传播妈祖信仰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闽人入粤与妈祖信仰传入的关系,综述粤地各区妈祖宫庙的分布概况,分析妈祖信仰与南粤文化的融合,探讨其在粤地"被创造"的嬗变过程及特色。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宋朝,妈祖受封“女海神”,声名远播海内外。其中,它在琉球(现日本冲绳县)的传播独具独色-妈祖信仰本土化。同样素材的传说,在中国是“救父未救兄”,但传入琉球后却演变成“救兄未救父”。究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是以尊敬长的“儒教伦理观”为基础,而琉球却是本土固有信仰-姊妹神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导致妈祖信仰传入琉球后,从信仰根源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过两种不同信仰的冲撞与融合,最终妈祖成为姊妹神的载体,得到琉球人民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9.
简述中国女神形象在远古神话中非常伟大,但随社会发展而衰落的事实。指出在东南地区有两位女神,即福建民间信仰体系中临水夫人与妈祖,却在唐宋后影响力日渐增强。论述她们由人成神,成为山地女神与海洋女神以及受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影响,还被分别赋予家事与国事职能原因。最后指出即使在当代,妈祖仍具有重要的政治使命,是海峡两岸的和平女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