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正国 《文教资料》2007,(24):93-94
充满浪漫喜剧色彩《西游记》里的"乌鸡国"故事与悲剧《哈姆雷特》有很多相似。本文从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贞操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理解这两部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与《魔戒》同属于神话魔幻体裁的小说,两部作品虽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着"拯救"的主题展开。两部巨著的形式是魔幻的,但内涵是现实的,真正需要拯救的其实是那个时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拯救观。拯救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部巨著具有不同的拯救目的、方式和结局。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是中西方两部同以宗教取材的古代神话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试图将《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进行比较,从中挖掘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作一个简单地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4.
哈代的代表作《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自成书以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读该两部著作,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从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来阐述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对该两部巨著的研究现状,以期读者能更好地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两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分别是马克.吐温和塞林格的代表作。试从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叙事风格、人物的典型意义、创作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揭示两部作品各自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使读者能更好地品读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对《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从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英美海洋文化底蕴、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这三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与敦煌学之间有不少关联,这不仅体现在有关与玄奘取经史实相关的写本和美术品的存在以及二者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联系上,而且从文学史的角度去看,《西游记》这部作品的主题、形象、文学风格(包括语言特色)等方面也与敦煌学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的经典,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两个作品,会发现它们之中有着一致的共性,那就是游戏精神。这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幻想小说,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是读者真实的内心需求。都走进了儿童独特的生命的空间,切中表现了他们的欲望、愿望、渴望。相较而言,《哈利·波特》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而且是为当下的儿童,因此,比并非有意为儿童而写的《西游记》游戏精神更集中,更亲切,更浓烈,更迎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也是它为全世界读者倾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袁娟  王文铃 《海外英语》2012,(11):200-201
托尔金在其魔幻巨作《魔戒》中塑造了众多风格迥异,不同种族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向人们传达了善与恶的较量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一主题。因此托尔金的善恶观也成为众多《魔戒》爱好者和学者讨论、探讨的话题之一,而这些讨论大多是围绕着魔戒的象征意义的角度展开。该文从分析古鲁姆这一人物形象的角度,阐释托尔金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10.
以弗洛伊德人格结论为视角,比较分析了故事情节相似的短篇小说《A&P》和《屋顶丽人》,找到三重人格与作品人物的契合点。即对人格与道德关系进行深刻诠释,还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道德启示,进一步肯定这两部作品的教育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西游记》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一个破天荒地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勇,一个则构建了超现实的神魔世界。两部作品看似离经叛道,却都不自觉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两书共有的看似难以解释的现象中找到其传统儒家文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圣天门口》与《白鹿原》的初步比较,从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以及它们与现代性的关系方面对这两部小说的文化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回首20世纪,《紫颜色》与《宠儿》都是轰动美国文坛的经典之作。两位同样成长于20世纪60年的黑人女作家,都分别因这两部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尽管两位作家及其作品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对于两位作家及这两部作品却鲜有人进行比较。本文将在文化寻根意识、对宗教的态度,以及颜色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相似性的比较研究,进而找到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4.
《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两篇独放异彩的作品,巨大的悲剧力量、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它们千百年来广受赞誉。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篇作品中写了大量与社会舆论有关的内容,这种情况在唐传奇中是比较少见的。本文结合唐代社会现实及价值评判标准,兼顾作者的具体创作背景,比较两部作品中的社会舆论,并对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分"舆论的介入及其倾向"、"舆论呈现之不合理性"、"舆论倾向不同探源"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力求从这个角度对作品做出比较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范婷 《文教资料》2006,(14):27-28
作为中日两国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川端康成和他们笔下的两座“城”——《边城》和《古都》都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故事题材、语言风格、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地位价值四个方面对这两部东方文学的经典进行具体地平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使各自的特色和优点在对比中更加突显出来,作品的深层次价值也更能为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逯艳 《考试周刊》2014,(34):31-31
《青春万岁》和《恋爱的季节》是王蒙的两部长篇小说,也是受众接受度和认知度相当高的两部作品,虽然两个文本间隔四十多年,但是作为"青春体"小说创作的典范,对当代语境下的年轻读者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文章从小说创作的文本层面和当下语境受众群体两个维度对两部作品进行解读,揭示这两部时隔四十年之久的作品在当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和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和《奥德修纪》都采用纪行的写法叙述了主人公同妖魔斗争的故事.在叙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各具特点.从叙事视角、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二者在叙事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可以折射出东西方社会和文化等差异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市井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于《西游记》之中,含蓄地表达出来,从而影响着其所表达的现实意义。通过《西游记》的历史由来、人物的塑造和构建等方面探询市井文化对作品的这一影响并对作品的主旨进行探索性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与《小妇人》这两部产生于不同国度的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都以19世纪英美中产阶级生活为题材,具有较大的可比性。从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出发,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发现两部作品的相同主题所表现出的不同地域人类文化的类同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天路历程》和《西游记》的宗教性特征与现实的批判性的比较分析,表明宗教特征和批判精神如两条红线贯穿于两部小说之中,两者的结合是两部小说共同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