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醇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苯为溶剂,苯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经酰胺化和环化脱水合成了新型咪唑啉化合物,并用氯乙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了苯乙酸咪唑啉季铵盐(PAIPI).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1 mol/LHCl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AIPI在1 mol/LHCl中在A3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AIPI在1 mol/L HCl中对A3钢均为阳极型缓蚀剂;PAIPI在1 mol/L HCl中在A3钢表面是单层吸附,属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碳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从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碳纳米颗粒与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并且碳纳米颗粒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可能会影响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和迁移。因此,本研究总结了目前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颗粒上吸附的研究进展,为有机污染物及碳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研究及风险评价提供重要信息。重要结论:有机污染物和碳纳米颗粒的主要相互作用有憎水性、静电、氢键和π-π作用,这些作用及它们的强度受碳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形态及有机污染物的分子大小、结构和官能团等影响。不同的吸附机理可能同时控制有机物在碳纳米颗粒上的吸附过程,而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吸附控制机理不同。区分吸附控制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预测有机污染物和碳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和风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几种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通过腐蚀失重法对三苯环咪唑啉季铵盐在HCl、H2SO4酸洗液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进行测定其性能;介绍了烷基咪唑啉酯季铵盐(IEQ)的柔软性、抗静电性、再润湿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及粘行为,与现用柔软剂主要品种D1821和SD—2进行了比较了解其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芘为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分别测定了3类典型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荧光光谱,确定了芘的适宜浓度为1.0×10~(-4) mmol/L,二苯甲酮的适宜浓度为0.4~0.5mmol/L,以373nm与384nm的荧光强度之比(I_1/I_3)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曲线的突变等结果为基础,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_(agg))测试的荧光光谱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影响下硫化锌纳米晶的微观结构,以醋酸锌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助下水热反应合成了具有纤锌矿和闪锌矿混合结构的硫化锌纳米晶。运用XRD、TEM及选区电子衍射对多种形态和粒径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中纤锌矿成分的比例随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同时纳米颗粒趋于粒径减小,粒径尺寸分布变宽,形态出现多样化,包括球形、多面体形以及六方片状,另外,高分辨透射电镜解析显示,颗粒中存在大量的孪晶和位错,许多相邻颗粒出现了取向连接生长。对表面活性剂在硫化锌水热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做了推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导法和最大压差法分别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较最大压差法更为准确,更适合作为本科实验为学生开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元络合物在分析化学特别在吸光光度显色反应中的应用日益迅速发展.它的许多独特的分析性质已引起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这方面的文献内容丰富,数量浩翰.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一阳、阴、两性、非以及混合型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均形成胶束,这些胶束对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元络合物产生下列的增益效应:增溶、增敏、增宽PH范围、增择、增速、增加对比度(红移或紫移)等效应,这些胶束溶液的独特功能和性质都是由于胶束的存在,其中胶束增溶又是起首要作用的效应,所以此种方法又称胶束增溶光度法.一、胶束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Sf)缔合而成的一种实体,其特点:1.胶束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它和Sf单体保持快速的动态平衡,其平均寿命为10_(-3)秒;2.胶束是一种微小的,具有一种极性外衣的“油滴”,这种油滴内部的性质(如介电常数、极性)是按径向分布的,比较复杂,内芯介电常数较小,极性极弱,表面则反之,而在内芯与表面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温滴定量热仪对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20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20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实验中的作用。分别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运行缓冲液进行分子间相互作用实验,对传感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山梨醇20可以降低样品在管路及芯片表面的非特异吸附从而增强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步合成法,以十六烷基乙二胺三乙酸(HED3A)为表面活性剂,氯金酸为金源,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在室温下高效制备形貌可控的金纳米花。改变HED3A、抗坏血酸、氯金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实现对金纳米花形貌的调控。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当HED3A的浓度从0.1 mmol/L增加到50 mmol/L时,金纳米颗粒由花形变成了球形;当AA的浓度从0.06 mol/L增加到0.2 mol/L时,金纳米花由致密变得疏松;氯金酸浓度从0.5 mg/m L增加到3 mg/m L时,金纳米颗粒由球形变成花形;温度20°C升高到80°C时,金纳米颗粒由花形变成了球形;金纳米花稳定12个月之后,形貌无变化。以金纳米花为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材料,罗丹明6G为拉曼探针,检出限可达10 nmol/L;并且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其细胞毒性小。结果表明,使用该表面活性剂可有效调控金纳米花的形貌,制得的金纳米花在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