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内速递     
彩色小麦和马铃薯培育成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题组历经多年努力,陆续成功选育"秦黑2号"等系列彩粒小麦和"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实现了高产与高营养的完美结合。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般品种的5至10倍,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蓝莓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产量高出一般品种30%。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救灾作物,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由于生产上应用的大多数都是菜用型品种,缺乏集抗旱、丰产、抗病、高淀粉、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抗的品种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采用费用少、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适宜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马铃薯新品种,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通过对引进的四个马铃薯脱毒品种、自主选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系"200905"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的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根据综合性状表现新品系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商品率高。可以考虑新品系200905作为日喀则市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进一步鉴定。中薯18号可以适当示范种植和保存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荷薯5号”是自荷兰引进的一个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粗壮,株高60厘米左右,长势强,结薯集中,商品率高。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面光滑,芽眼极浅,薯块大而整齐,耐贮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较抗霜螨及疮痂病,退化轻。既可在广大二季作区栽培,又可在一季作区栽培,均表现良好。据多年的大面积试种表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每667平方米产2500~3000千克,最高可达4000千克。在同等条件下栽培,可比“东农303”和“克新4号”良种增产30%~50%。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科技》2010,17(1):F0004-F0004
<正>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欧盟援助项目"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ALACHN94/10)"、从杂交组合(387521.3×APHRODITE)后代中选出优良单株C92.140-05、经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12月12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薯9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0219号,2007年5月获得青海省科技成果证书,2009年2月5日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有机马铃薯产业,2020年分别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定西爱兰马铃薯公司、国丰马铃薯公司,引进食用型、菜用型、淀粉型、加工型(薯片、薯条)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27个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马铃薯食用品质,为甘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早在70年代就用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90年代初,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脱毒微型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巳开始应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始种生产,逐渐形成了适宜不同生态条件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共推广脱毒种薯36.5-40万公顷,获经济效益近30.8亿元。西藏高原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等自然因素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但是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生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由病毒引起。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扩后期的良繁育能获得“无病毒”的“复壮”的健康种薯。实践证明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可使产量增加30%-50%。马铃薯除食用外,还可作饲料、食品加工轻工业原料。进行马铃薯脱毒快繁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发展马铃薯产业,将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气候冷凉,水热匹配,土质疏松,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势栽培条件,1979年就辟为国家级种薯生产基地。10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以星火计划为主体的科技项目,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栽培管理技术、产品深加工方面开发出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振兴了马铃薯产业。1996年,种薯繁殖田达3300  相似文献   

9.
唐联坤 《青海科技》2002,9(2):22-24
目前,我省以及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还没有做大做强,甚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还是缺乏专用马铃薯品种,薯质较低,导致加工产品的品质低而不稳,加工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应从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入手,选育新品种,建立专用品种繁育、生产与加工基地,综合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向研发、生产、加工、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化大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主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人们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常会发现马铃薯植株变矮、叶片失绿、长势衰弱、块茎变小、产量和品质下降,这就是马铃薯退化现象,主要是受一些病毒侵染所致。而脱毒种薯由于脱除了主要的马铃薯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从而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因此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般种植脱毒马铃薯可增产40%左右,同时种植脱毒种薯田间病害发生率大幅下降,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所产商品薯为绿色健康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应用脱毒种薯进行大田生产时,主要应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1.
“超白”马铃薯品种来源该品种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1993年通过审定。特征特性生育期短,出苗至成熟60天左右。植株生长繁茂,生长势强,株高适中,平均4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叶片肥大平展,叶色浓绿。花白色,病毒病退化指数平均2.23%~9.97%。结薯集中,块茎圆形,白皮白肉,大而整齐,大中薯率平均为71%~74%,表皮光滑,品质较好,淀粉含量12.5%~13.4%,粗蛋白含量1.8%。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两薯(甘薯和马铃薯)资源丰富,增产、增值潜力很大。本文提出一种甘薯和马铃薯的增产、增值模式,称作“两薯双提技术”。增产指标是,把单产从全国平均的水平上提高2倍,即甘薯从1000kg/亩提高到3000kg/亩,马铃薯从750kg/亩提高到2250kg/亩,方法是依靠推广“两薯优健高增产法”;增值指标是在一般食、饲或出售薯干的基础上,把产值提高5倍,方法是依靠推广“两薯综合利用”。我们把增产、增值的这两项技术组合起来,集中应用在一个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收到了利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效果,探索出了一条“两薯双提技术”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9个适宜拉萨地区气候条件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及产品商品外观品质,威芋3号、丽薯1号、东农303等品种产量较高,达到3200kg/666.67m2以上,商品外观品质上,鲁引1号、转心乌等较好,丽薯1号是产量高且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应当依据不同的农田情况和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生育期,不同品质及产量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营养丰富、耐贮、生育期短、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马铃薯易感多种病毒,导致薯块变小、畸形、种薯退化等。实践证明,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进行马铃薯脱毒,进而生产脱毒种薯用于生产,可有效地防止种薯退化,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增产增收的好选择,得到了农户广泛认可。本文以克新3号马铃薯栽培大田管理技术为中心展开讨论,介绍了其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种植、覆盖稻草、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86-87
<正>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环境资源研究所部分课题,于2011年成立。中心坚持"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学风,瞄准学科前沿,立足生产实际,致力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形成了以隋启君研究员为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心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核心种苗生产和新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研发、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研究和马铃薯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中心拥有科技人员22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人(高  相似文献   

16.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的安全在整个脱毒马铃薯扩繁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原原种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能否推广种植,能否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原原种薯生产环节防治各种病虫害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原原种薯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而温室环境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蓟马危害不断加重,并且存在一定的隐患。文章论述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薯生产中蓟马的危害特点,初步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年种植面积40万hm2。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本文主要讲讲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由于在西藏存在品种单一且退化严重的问题,针对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本试验从内地引进11个新品种,通过实验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并适宜在本地区生产种植的新品种,为下一步进行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8,(11):6-6
据《日刊工业新闻》近期报道,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东北研究中心,近日开发出两种用于鲜切花和制作干花的彩色水稻新品种。新品种水稻在收割、脱粒后,留下的谷壳部分“颖花”和“芒”呈红色或深紫色,但稻叶仍为绿色。该品种适合在东北地方栽培,一般8月上旬到中旬抽穗,9月中旬至下旬成熟。一旦成熟,红色和深紫色可能褪色,故作为鲜切花应在使用前收割,如做干花颜色会变淡,但至少可以保持一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0.
对从CIP(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资源160余个进行了种植、评价,从中筛选出生长性状表现较好的资源90个,于2003年在湟源县进一步进行种植试验,评价出17个适应性好的品种。从试验结果看出,这17个品种理论产量略高于当地主栽品种,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等方面表现亦较好。若要培育炸薯条、片的专用型薯种,可在这些品种中引种或作为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