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共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大类。烟台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存广泛,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基本情况近年来,烟台市围绕胶东特色文化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名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20):7-7
文化部日前公布了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督查工作的调查督查报告,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进行调整、撤销的建议。这标志着国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有了实质性开端。  相似文献   

3.
黄肇祖先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本文对其徽派版画的治学历程、创作成就、艺术特色及其虬村黄氏版刻世家传承谱系作了简介,并阐述了他在徽派版刻学术研究上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4.
师晶 《科教文汇》2010,(13):209-210
黄肇祖先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本文对其徽派版画的治学历程、创作成就、艺术特色及其虬村黄氏版刻世家传承谱系作了简介,并阐述了他在徽派版刻学术研究上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4)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现状分析,深入研究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开展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将VR技术融入民办高校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构建中,并结合VR技术的特点,总结归纳VR技术与高校教学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融合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提高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法/过程]以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3项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和整合。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服务平台的功能设置包括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检索、知识浏览、知识编辑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自媒体和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要加强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探索知识库构建的主要技术与系统的开发方法,并开展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飞 《情报科学》2021,39(12):179-186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挖掘与共享利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振兴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中2003-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 研究现状、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趋势。【结 果/结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研究主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 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创新/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表明 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频次较少,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陈聪  劳国炜 《大众科技》2021,23(8):140-142,164
文章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发展与传承和成功申报非遗项目的 基础上,探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现状情况,提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提对策,进而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式传统插花艺术也开始走向复兴。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发展非遗传承的文化背景下,2008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名,成功跻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木花道作为中式传统插花的一个分支和流派,也将做好插花技艺的传播和传承。2022年,李草木因其草木花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系统化研学体系入选上海市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分析了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状;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其在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华丽 《科技风》2012,(16):194-195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中国人智慧、勤劳所创造的伟大结晶,也是中国全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渗透的产物。然而在新社会变革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不可预估的速度走向衰落,潜伏着消亡的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得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文化保护自觉意识差、制度保障不健全、立法保护不完备、财力支持不足等问题,通过借鉴韩日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树国民认同感、健全保护机制、保护遗产传承人、重视遗产项目申报以及加强文化产业化开发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宇 《知识窗》2014,(11):14-15
以“三雕一彩一绣”,即玉雕、木雕、牙雕、广绣和广彩为代表的广州传统手工技艺,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文化、社会、教育、经济方面的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状况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通过纳入遗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提高民众意识和发挥政府主导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黄宇 《知识窗》2014,(22):14-15
以“三雕一彩一绣”,即玉雕、木雕、牙雕、广绣和广彩为代表的广州传统手工技艺,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文化、社会、教育、经济方面的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和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状况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通过纳入遗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提高民众意识和发挥政府主导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覃业银 《金秋科苑》2008,(22):294-294
湘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明晰湘菜传承人的定义,认定、保护湘菜传承人,使湘菜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湘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明晰湘菜传承人的定义,认定、保护湘菜传承人,使湘菜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四个方面,文章详细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四大价值,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湘绣提供学术上的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曦宇 《大众科技》2011,(11):239-241
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演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积淀起厚重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目前已经挖掘、整理出的种类包括俚濮彝族语言、口述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要通过划定民族文化保护区域、对古村落群进行动态保护、举办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古...  相似文献   

18.
胡玲梅 《科教文汇》2011,(17):163-164
瑶族长鼓舞是我国瑶族地区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世居我国南方的瑶族受到影响不小,瑶族长鼓舞生存空间逾加缩小。本文从江华瑶族长鼓舞传承与保护的意义、现状着手,探讨瑶族长鼓舞传承和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传承人减少、非遗保护机构力量薄弱的现状,能否以文化为纽带发展一种新兴保护模式,既解决非遗保护之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又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带动城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本论文将选取河北蔚县为研究个案,试图通过蔚县的成功探索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为基础,对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73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化建设建立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分类体系,并针对加强理论研究,争取经费支持,加快完善立法保护,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