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重庆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克海  杨帆 《内江科技》2011,32(1):68-68,85
通过对重庆市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参与锻炼的项目、组织形式、锻炼质量、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对目前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学校落实和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5,(10):93-94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应放在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上,为体育锻炼终身化奠定基础。通过对该校体育部对羽毛球社团的管理,笔者认为高校把体育社团纳入体育部管理是实现提高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9,(12):78-80
以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为前提,提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化策略,为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文献查询梳理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大学生能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9.0%,长期坚持锻炼的比例为16.4%;女大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32.8%,但能坚持长期锻炼的比例仅2.7%。根据体育锻炼行为转变阶段理论,提出不同体育锻炼行为转变阶段心理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锻炼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借鉴前人关于大学生锻炼行为及锻炼心理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查阅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浙江省几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统计,为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方面较少;"学习任务重"、"缺乏兴趣"和"缺少锻炼伙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锻炼强调通过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方法来实现机体的健康,不仅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原理,还要充分掌握一些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它直接关系到锻炼内容的实施和健身锻炼目标的实现。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不同,它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运动成绩,而在于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以获得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体育锻炼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符合自己实际的健身锻炼方法,将更有利于自己的体育锻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民族高校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并从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对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改善心理症状有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锻炼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好的锻炼习惯是带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在不断发展着变化,不良的锻炼习惯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还会对大学生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分析人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这两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对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蕴源 《内江科技》2010,31(9):80-80
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主动性严重不足,然而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仍然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并缺乏自觉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博 《内江科技》2010,31(4):141-141,152
本文以河南省9所大学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主观幸福感测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时间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随着锻炼频度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锻炼强度增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主动性严重不足,然而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仍然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并缺乏自觉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本人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新利 《内江科技》2008,29(2):65-65,171
本文运用调查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河南四所高校在校的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进行研究。通过对1912名大学生的调查,其中男生1024人,具有初步锻炼习惯占69.33%;女生888人,具有初步锻炼习惯占55.97%。显然,这与培养高校学生锻炼习惯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祖馨 《内江科技》2011,32(2):78-79
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提出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具体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养成钻研体育知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实现终生体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洪吉 《内江科技》2006,27(4):71-71
长跑是大学生体育锻炼、健身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冬季长跑锻炼是否科学,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健康和效果。本文针对科学地进行长跑锻炼做一论述,为大学生长跑锻炼和健身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新生军训猝死的现象让我们痛心,同时表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刻不容缓.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关键,可是近年来体育锻炼行为已经受到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制约体育锻炼的因素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增强学生体质本质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观念,促使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6.
姜琳 《科教文汇》2008,(9):120-120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欧阳轶  李秀峰 《内江科技》2009,30(3):140-14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五所高校在校2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锻炼的面很广,但是活动的量不足。女生锻炼的主动性、时间和频率不如男生。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赵丹  胡鹏  任平 《科教文汇》2012,(33):152-153
采用安静心率、肺活量指数、体成分对益阳市社区居民中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群进行锻炼的效果的检测,研究体育锻炼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锻炼项目的锻炼效果差异,发现有规律的锻炼对提高肺活量指数、改善体成分上有较好作用:低强度有氧锻炼对改善体成分效果显著,高强度的有氧锻炼对肺活量的锻炼起到显著效果,但其降脂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任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198+197-198,19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宁夏四所高校的2008级、2009级的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体育观念、锻炼方式、场地器材等原因,虽然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宁夏大学生在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方面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影视手段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体育教学应该走出“身体锻炼论”而代之以“运动文化论”。这就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技能,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体育影视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方面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