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现有个性化图书推荐没有考虑受纸质图书的复本,构建读者及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定义基于页数的借阅时间、新书、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读者借阅记录的统计,在图书馆书库存在复本的情况下区分专业、非专业纸质图书推荐。在真实的借阅记录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读者借阅记录中通常会隐含读者的借阅兴趣和规律,如何有效地从中提取出读者对各类图书的兴趣,对读者的借阅模式加以区分,可以对图书的分类组织、图书的采购编目、以及读者服务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引入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借阅模式分析方法,在读者借阅记录上的实验表明通过读者对不同类别图书的兴趣作为度量对读者借阅模式加以区分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3)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高校图书推荐场景中存在缺乏显性评分、推荐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间上下文的改进协同过滤图书推荐模型。基于图书历史借阅记录,首先构建基于借阅时长的读者—图书偏好度模型,将读者历史借阅记录中隐含的借阅偏好信息转换成显性的读者—图书评分;然后考虑读者借阅偏好随时间动态变化因素,引入时间衰减因子对读者—图书评分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应用隐语义模型进行个性化图书推荐。  相似文献   

4.
读者图书借阅权利限定因素的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利  诸葛毅 《情报杂志》2007,26(3):140-142
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利的限定,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图书借阅权利的具体实现和可操作性,体现为对这种权利的相关限定因素的表达,即读者借阅权限。为了最大程度体现读者至上,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权限设定的合法、合理与合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和多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谭立云  丁智斌  玉嘉邓 《现代情报》2009,29(12):120-122
本文通过构建图书借阅的数据仓库,建立了多维图书借阅数据集,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对目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关读者借阅图书的规则,可使图书馆了解读者借阅图书的特定取向,使得其在图书添加、图书摆放上更加合理,从而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使图书馆对学校教学的辅助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零借阅率图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有很大一部分常年不被读者借阅成为零借阅图书,从几个方面对零借阅图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的读者借阅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SPSS Clementine挖掘工具对预处理后的借阅数据,实施序列模式挖掘,分析读者借阅书目间的序列关系,为图书馆预测读者借书需求、合理安排图书采购和对用户进行图书推荐提供建议,为数据挖掘实践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2015-2017年借阅统计数据为样本,对其年借阅量、图书类别借阅情况等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效建议图书馆从读者需求出发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孔超  丁璇 《现代情报》2014,34(12):126
尝试将g指数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借阅数据的分析,通过对各类图书g指数的统计,了解不同类别图书的读者关注度,通过对各类读者g指数的统计,了解不同读者群的借阅动态,对指导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图书推荐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有关于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知识,首先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同时向读者介绍了该系统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分析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技术,以及如何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介绍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旨在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图书借阅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及使用现状,为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纸质图书借阅率下降问题的分类和统计梳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读者阅读倾向,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调整书库布局,加强图书宣传与引导工作,激发读者借书热情,达到提高纸质图书借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模式的服务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普遍实施了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借阅效率和管理效率,为读者和馆员提供便利。藏借阅一体化运行过程中也带来了乱架、图书破损、馆员工作缺乏热情,管理松散等缺陷,为完善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应加强对读者的教育与培训,提高馆员的素质,优化图书馆的布局与配置,加强图书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图书流通的角度,透视现行高校一些大学生读者在图书借阅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并分析其根源,探讨了其给图书馆和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在图书流通中有效防范大学生读者不文明借阅行为发生的措施,促使每位读者力争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ka读者借阅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管理系统借阅数据直接反映了读者的借阅行为,对其研究可以了解读者的借阅习惯。使用Weka软件,运用其关联分析、聚类中的不同算法对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图书借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一些有益的分析结果,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建明  刘芳 《情报探索》2014,(4):25-28,32
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为例,利用关联规则对2007—2012年读者借阅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出不同类别图书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指导图书馆调整馆藏布局、改进图书借阅及图书采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贝 《现代情报》2012,32(12):95-98,104
将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的定量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方法——h指数及Egghe提出的g指数的结合hg指数试应用于图书馆图书借阅数据分析,得出读者对文献"高利用次数",反映图书利用状况和读者的借阅情况,从而对读者阅读状况进行分析,为群体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现下图书借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读者图书借阅权利限定研究的必要性及限定因素思考展开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开架借阅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零距离接触,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但开架借阅容易出现图书乱架、图书错借、图书污损和图书丢失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图书馆为例,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针对图书馆在开架借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一方面,要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管理,加强馆员和工作人员自身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此外还要加强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馆是一所新建的高等工科院校图书馆。为更好的服务于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使馆藏图书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效率,我们从建馆开始就采用了开架借阅的工作方法。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开架借阅工作运转正常,成效显著。即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也方便了读者,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下面就开架借阅工作做一概述。1 开架借阅的优点1.1 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降低了读者的拒借率,这是最显著的成效。长期以来,一些图书馆的流通借阅工作一直沿用读者查目录,工作人员跑库的全封闭服务方式。读者借书时,先要花大量的时间查目…  相似文献   

20.
图书借阅超期是大学图书馆常见现象,也是影响大学图书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问题。长期图书不还会影响图书馆图书正常流通,学生读者无法共享流通的资源,使图书馆总体评价明显降低。为此应正确认识图书馆图书借阅超期现象,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尽量避免图书馆图书借阅超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