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聪 《科教文汇》2013,(28):121-121,125
高职院校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脱节,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提出了分层教学,突出口语能力。本文先分析了C层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目前的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根据本文作者课堂实践,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基础较差C层学生为例探讨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脱节,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提出了分层教学,突出口语能力。本文先分析了C层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目前的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根据本文作者课堂实践,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基础较差C层学生为例探讨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照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66-166
为适应现代教务管理的需要,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实行教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即教务管理系统。这些基于分散数据的教务管理系统产生的大量计算和存储资源,这就为分析和挖掘这些广域分布的数据,以获取新的教学知识、规律和决策支持提供了基础。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充分利用数据挖掘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教务管理和教学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4.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体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建设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平台,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理学课程为例,对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探索,并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满意度测评是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而客观、公正、科学地确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各因素及其相应的权重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有效性的关键.在大量的学生调查与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各指标的权重,为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6.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是一门要求实践技能高的课程,高职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学设计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学习质量关系到学生实践技能提升,教学设计必须科学,实用,符合教学规律,能对学生学习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从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Android应用编程"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三方面进行阐述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希望能为研究信息化教学设计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希望对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翠竹 《中国科技信息》2009,(13):241-241,249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学生教学信息员削度,其功能在于实现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推动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机制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钟晓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4,(4):252-252,254
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图书馆的现状,对资金投入比例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用户的需求和馆员素质、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标准化程度、资源共享意识等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几点措施,一是通过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用户、馆员和图书馆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文献资源交流平台;二是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实现文献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定期开展馆员培训,提高馆员专业素质,引进高素质图书馆专业人才,提供高层次信息服务,为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供人才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要根据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管理的基础是爱,对学生的爱不但体现在教育的一视同仁,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感化学生,教育好学生,为学院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吕燕  张媛 《科技风》2023,(35):156-158
教学档案资料记录着学院、学科发展的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学院的各类本科评估、专业认证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以四川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个案,探讨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优化改革方式,运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学院PDCA教学档案双循环管理模型,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使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良性向前发展,为未来的审核评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内涵和优点的基础上,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为例,介绍了其虚实结合的浙江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点项目的建设,重点介绍了空乘虚拟实训系统的建设,以及系统建成后所能完成的实训流程和项目。突出了高职专业实训教学呈现出虚实交替的实训模式,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众多课程中,是目前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其考核涉及的数据表格多,管理、计算及分析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基于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项目教学3项综合考核方案,将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运用于高职项目教学的考核中,对项目教学网络考核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可以存贮学生信息、课程信息、项目信息,具有登录、查询、浏览、上传、提问、讨论、评价的功能,能实现自动汇总并打印项目成绩及项目评价。此系统能够为项目教学管理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素养是用户终身学习和工作的必备素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并利用SPSS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针对学生利用新媒体信息素养薄弱的问题,探讨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契合度,围绕反馈主客体间的信息传递与纠偏,充分梳理当前信息反馈运行机制,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许昌学院为例,探索基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社会的"四维"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为落实"教学神圣"理念,保障教学质量提供完善教学调控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丽 《科技风》2024,(8):159-161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在线学习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调研旅游类专业在线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专注力、优化网络教学环境、丰富学习资源类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等建议,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发展和开放的需要,开发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开发综合应用了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技术和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技术,为远程数据管理和用户查询提供了便利,应用数据审查机制保证了基本数据的安全可靠。此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学校资产设备信息资源的可控开放与共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以下简写为OA)系统也随之发展起来。以高校信息化系统研究为背景,结合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实际,通过对工作流、基于角色权限管理、安全性、数据库访问、人力资源管理、办公提醒等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对民办高职院校基于.net的OA系统的构建和设计进行探讨。基于.net平台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得用工作流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大型网络应用系统,加强单位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跟踪工作处理过程,使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协同完成工作事务,提高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一直被视为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的瓶颈,积极探索新时代要求的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尝试结合学院的实际,从以“德”育人、变“管理”为“引导”、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等方面探讨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胡二娟 《内江科技》2019,(7):131-132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和单招学生的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低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解决高职院校的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多模态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在线支持和帮助,通过对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的阐述,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的优势,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