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与技术的一般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闫建军 《新闻窗》2011,(1):125-126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即真理,真实是科技论文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最佳载体;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工具,是我们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但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语境中正确、科学地使用语  相似文献   

4.
雅俗共赏别具一格──评《世界科技发展史画库》张宗刚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世界科技发展史画库》,面世后好评如潮;曾荣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源与流,也是其动力所在。尊重科学、宣传科学、掌握科学,已成为不可...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闻     
今后我国科技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后我国科技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工作者要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占领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同时支持高技术和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鼓励企业…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可是人们往往不了解或不注意,在这个“世界”的后面还有一个支持着它的十分严谨而复杂的“世界”,这就是庞大的广播电视技术系统,这个“世界”终于露出了“水山一角”──《声屏世界》技术增刊与大家见面了。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倍受人们喜爱的大众传媒,也是威力强大的宣传舆论阵地。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形象生动逼真,号召力、渗透力和融合力极强。广播电视之所以有着自己这些独特的优势,就在于它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于其他媒体,就在于它依靠着不断地用现代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技术系统的支撑。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面向新世纪、新阶段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确定我市广播电视改革发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是科学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并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对公众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对价值理念的坚持和追求,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对科研行为、科技评价、科研成果应用的规范,以及对科学共同体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世界科学中心崛起皆以科学文化变革为前提和基础,支撑世界科技发展的制度创新往往源于科学文化理念的引领,由科学文化演变而来的科学传统构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基于惯例的科学文化是促成科技人才成长提高的关键因素,科学文化也影响着决策者。科学文化引导着人们求真创新、向美向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人做事等。因此,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培育科学文化,夯实科学文化基础,倡导科学文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文中的科技新闻工作者是指从事采编和传播科学(自然和社会)、技术领域新闻的科技记者、科技编辑、科技评论员等的统称。科学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内容。科学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学术活动与其周围的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建构出一种互惠关系,社会文化环境对科学本身的发展是有影  相似文献   

10.
走中国特色广播电视数字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今年是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数字化是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职业教育都是为适应某一相关行业的发展,为该行业培养合格人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播电视教育则是适应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而创办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科学>杂志概况 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是由著名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于1880年创办的,是迄今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周刊.该杂志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并负责管理,后为保证刊物的独立发展,杂志社独立出来,而美国科学促进会只对杂志社进行宏观监控.<科学>主要报道科学新闻、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其办刊宗旨是让科学家掌握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目前,<科学>杂志已经发展成为各国科学家公认的世界一流的科技学术期刊,被誉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1,2].  相似文献   

13.
科技决定传媒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一颗颗人造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后,卫星传送而来的各具特色的电视节目,让广大受众感受着视听盛宴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科技是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推动和引领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十五”(2000年~2005年)期间,是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而“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则是我国广播电视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艰苦奋斗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一、飞速发展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我国仅有几个中波、短波广播电台,经历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广播电视大国之列,成为12亿人民喜爱的大众传媒,也成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1.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之路。建国初期,声音广播是事业发展重点,全国兴建了一批大功率的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建立了大批收音站并大力发展农村广播;1958年我国正…  相似文献   

16.
外国广播电视体制类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成就之一便是广播电视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将近一个世纪来,世界各国在发展这种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大众传播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对于这些,我国新闻界已经不太陌生。但是我们需要对各种体制类型进行全面评述和比较,认真分析其异同,深入探究其利弊,这样才有助于从宏观上审视和研究广播电视事业的跨世纪走向。这里所说的体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就广电机构本身而言,指它的所有制和经营机制;一是就整个国家而言,指全国广播电视机构的格局以及国家进行法律和行政管理的制度。本文着重考…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当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科学地组织资金的筹集、分配,反映并监督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以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财务管理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环境,按照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广播电视宣传王雨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世纪议程》,这反映出全球在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中国的广播电视担负着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一、什么是可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进程,无不以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为推动力。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10月18日会见意大利和美国物理学家时说道,实现人类的希望要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要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要  相似文献   

20.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无一不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劳动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劳动对象随着人类科学视野的扩大,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利用和产业的开发,影响到社会劳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生产力的诸因素,只有和科学技术融合、凝结在一起,即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