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建精品科技期刊的基本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精品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分析了精品科技期刊的科学含义,包括精品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基本定义与特征等,提出了精品科技期刊基本特征的五个"不一定"。探索了国内外精品科技期刊创建的路径与范式;总结了科技期刊精品创建的基本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校学报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其信息加工、传播、承载、催生、中介等功能和对科技进步的更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学报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编辑工作中应注重强化价值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打造并及时推出更多的名优精品学报来。  相似文献   

3.
龙秀芬  吴惠勤  曾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192-193,208
打造具有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编校印装质量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加强期刊的编辑水平和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探讨了文献检索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创建精品科技期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熟的精品期刊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打造期刊的品牌,提高期刊的内外在质量。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个案为例,总结了精品科技期刊品牌的打造、内涵的精品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团队协作等办刊举措,从期刊品牌、期刊质量和期刊的运营策略等方面给予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深刻影响着期刊的质量,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创办精品期刊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素质培养情况,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与非高校科技期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正确认识高等学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地位和作用,旨在用准确的数据、详实的材料和客观、公证的态度评价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现对高校科技期刊与非高校科技期刊在主要数据库收录、获奖、科技期刊引证数据; 大学学报与非大学学报等方面从多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既看到了高校科技期刊的优势,也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办出更多、更好地精品期刊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开拓创新是期刊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以提高期刊质量为目标,从做好组稿和约稿吸收优质稿源、培训作者和编辑人员、加强审稿和定稿工作、提升数字化出版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努力创办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本校学报提高学术质量的体会,探讨了普通高校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精品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强化精品意识、加大组稿力度、创办优势栏目以点带面推动学报发展以及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提高学报质量和声誉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策略和有效办法,为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建设为例,从办刊特色、学术质量、出版人才队伍、高水平编委会和审稿专家队伍、期刊评价指标、期刊资源集约化建设、创新、国际合作出版、新媒体业务、学术道德规范十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已成为国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领域的精品科技期刊,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结论】 当前国内期刊可从上述十个方面考虑,大力提升国内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有目的、有步骤地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管理》2011,(2):31-31
2010年11月6日至11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原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颁奖大会在重庆召开,哈尔滨理工大学主办的《科技与管理》杂志首次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电机与控制学报》再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相似文献   

11.
传统科技期刊和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前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信息资源,在发展中都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两者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并行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两者的优势和共性,扬长避短,实现传统期刊和数字化期刊的有机整合,科技期刊才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开放获取期刊与传统期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临床医学、化学、社会科学概论3个领域随机抽取2007年影响因子绝对值最小的开放获取期刊(OAJ)与传统期刊,用一系列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OAJ与传统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学期刊与国际数学期刊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CI与CSTPCD收录的数学期刊在载文量、影响因子和引文量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数学期刊与国际同类期刊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整合与高校学报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我国内地科技期刊“量”的高速发展现象,提出现阶段需更加注重科技期刊“质”的发展。利用高校合并几年、高校内部融合和高校集团化的契机,从高校学报的刊名重新规划入手,提出首先在高校内部整合科技期刊使之专业化的策略,促进科技期刊的整体整合,以迎接“入世”后科技期刊产业的挑战,参与世界科技期刊竞争。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访问期刊的创建及其对传统期刊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0,他引:29  
对开放式访问(OpenAccess)的历史背景,开放式访问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的定义、现状和运转模式,开放式访问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OAJ)的好处和困惑,以及开放式访问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期刊的影响,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述评。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开放式访问期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我国期刊分为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二大类.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期刊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获得了空前繁荣,期刊总数由1978年的930种猛增到1996年的8100多种,比18年前增长了近9倍.其中,自然科学期刊由710种增加到4386种,增长了6倍,占期刊总数的52%.在期刊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国家和刊物编辑出版者也十分重视质量的提高,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相继制定颁布了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各自的评估标准.以此来指导、督促我国期刊业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共同繁荣.在自然科学期刊方面,为了贯彻评估条例,交流办刊经验,表彰质量好、知名度高和有良好效益的科技期刊,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1992年决定依据"质量评估标准"开展优秀科技期刊评比表彰活动,每4年一届,现已评比二届,共有768刊次获奖,占同期科技期刊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海洋科技期刊与世界名刊之间的距离,认为最主要的差距是内容差距,是双方科技的、人文的、社会的差距。其中又分硬体差距与软体差距,硬体差距是外在的,差值正在逐渐缩小;软体差距是内容的,因为现行的一些政策使得这种差值在某些领域正在加大。在国外同业资本即将进入国门的前夕,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评估分析与其学术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及论文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上的收录情况;阐述了<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之间的关系及提高科技期刊发表论文入选率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期刊——开放存取期刊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从期刊价格、资金流和信息流、电子期刊使用权限、科技信息时效性等方面归纳分析了开放存取期刊的主要优势,并从论文产出、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布等方面总结了开放存取期刊的特点,认为有效的存取方式、科学界的认可程度、收入来源等是开放存取期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