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秒”这一时间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是很多,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情境,让学生来体验,那么学生掌握的只能是“秒”这个词,未必能掌握“秒”的实际意义。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实践,体验1秒、几秒、十几秒的时间到底有多长。1随音乐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就是1秒。2闭眼数出60秒三次。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来计100米,其他同学估测用多少秒。4估测“画一幅画”、“穿好一件外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这样,“秒”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知识就以“眼保健操音乐1拍就是1…  相似文献   

2.
【现场】下午第二节课前,学生照例先做眼保健操。我踏着音乐的节律,第一次迈进了五(2)班的教室。刚进教室,就看见黑板的最右边写着:“坏/吴星星”。我暗自高兴:一个意外的课堂教学资源!等学生做完了眼保健操,  相似文献   

3.
现象一 第二节课做眼保健操,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同学们有的下位说话,有的做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虽然看似做眼保健操眼睛却睁着。这时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大声训斥:“XXX,你为什么不做眼保健操。”“XXX,现在是什么时间,还做作业!”“XXX,把眼睛闭起来,跟着音乐做!”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可老师一转身。  相似文献   

4.
现象一 第二节课做眼保健操,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同学们有的下位说话,有的做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虽然看似做眼保健操眼睛却睁着。这时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大声训斥:“XXX,你为什么不做眼保健操。”“XXX,现在是什么时间,还做作业!”“XXX,把眼睛闭起来,跟着音乐做!”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可老师一转身。  相似文献   

5.
徐曼曼 《教育》2012,(11):28-28
“有人质疑全世界只有中国学生做眼保健操,那是自然的啊,因为眼保健操是一套纯粹的中医护眼法,而别的国家没有中医学理论的传承,怎会有这样的眼操呢?”新版眼保健操的参与制定者之一,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眼科主任邱礼新说。无论是1963年的老版眼保健操,还是2008年的新版眼保健操,都按照中医腧穴理论,对眼睛周围进行按摩,所按摩的睛明、太阳、四白、风池几个穴位,都是中医预防、治疗近视的关键穴位。所以,大多数中医学专家都是眼保健操的“支持派”。  相似文献   

6.
我曾到过一些班级,观看了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景,当做操音乐播放后,全班学生便在小干部的带领下做起操来。然而,姿态各异,不得要领。一是穴位不准,二是力度不够,三是精力不集中,四是学生的手不干净。因此,我建议:1、学校领导要认真对待学生做眼保健操的问题。不要只是布置而不检查实施情况,最好定期给学生检查视力。对组织眼保健操有成绩的班主任和老师,应给予表扬和奖励.2、保  相似文献   

7.
抽签     
正今天是星期五,我们的语文课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上课铃响了,眼保健操的音乐声响了起来……我们做完眼保健操,睁开双眼,才发现,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前,手里紧紧握着几张小纸条,脸上还挂着神秘的微笑。同学们都很好奇,猛地拥上讲台。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立刻把手中的纸条捂了起来,而我们呢,只好在老师的催促下,一个个又回到自己的座位。  相似文献   

8.
一、管灯光。上课及时开灯,下课随手关灯,让学生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学习和作业,连续用眼时间不过长。二、管坐位。定期轮换学生坐位。对课桌凳高矮不当的,尽快调配整齐。三、管读写姿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防近小组的同志人人自带防护架,经常督促检查,坚持做到“三个一”:眼睛距书本一市尺,握笔的手指距笔尖一寸,胸部距课桌一拳头。把读写姿势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四、管眼保健操。教师人人会做眼保健操,并指导学生做好。  相似文献   

9.
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无疑是有效的。但是有些中小学的眼保健操安排在课前做,学生做完后有昏昏欲睡之苍,接着上课,不能立即提起精神。这一过程,需要二三分钟,影响了教学。我建议,将眼保健操的时操安排在下课之后,这样既可及时地消除一堂课后眼睛的疲劳,又可以有课间十分钟的室外活动进行调节,能够保证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做眼保健操的铃声响了,一位来访的家长还没有走的意思,我不得不对家长说:"不好意思,我要去上课,有时间再聊,好吗?"送走这位家长,我急匆匆地向教室走去,走到二楼,值日生告诉我班上的学生都没做眼保健操,教室里乱哄哄的。  相似文献   

11.
涂皓 《教育》2012,(11):21-22
有网友在微博中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50年了,全世界仅中国做眼保健操,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这则针对眼保健操效果的“攻击”帖在微博上被广为传播,引发了网友、专家和媒体的关注和热议。做了近50年的眼保健操是有益还是有害?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2,(9):13-13
“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许多学生做眼保健操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近日,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引发出社会众多争议。  相似文献   

13.
吕华英 《考试周刊》2010,(22):227-227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走人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便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能使人迸发出心灵的火花.”可见音乐的力量有多大,它足以改变很多人.音乐教师是否想过,学生需要音乐正确的引导,与音乐展开心灵的对话.所以,我觉得音乐教师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启迪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到初二某班上课,学生正在做眼保健操。突然,有个调皮的学生“咚咚”跺脚,值日班长立刻喊“好好做操,不许跺!”话音没落,另一边又传来跺脚声。班长刚转头,又有声音传了过来……甚至还有人喊:“某某,不要跺脚!”下面发出一阵笑声———一看就是“贼喊捉贼”。我心里很恼火———简直没把我放在眼里嘛,暗暗留意了几个跺脚者,然后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起立”“敬礼”之后,我扫视了全班学生,缓缓地说:“刚才跺脚的同学,不要坐下。”结果,没一人站着。我接着说:“天气冷,跺跺脚,暖暖身体,没什么嘛。我在上学时…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17.
严静 《教师》2013,(1):44-45
案例分析:高三学生为高考而拼搏,这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打心理战的过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所说:“卓越的成就并非智力本身的结果,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三学生在期中考试前后会出现以下的表现:不做作业:行为规范有所松懈:早上迟到,上课无精打采,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等。  相似文献   

18.
解决“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问题,需要音乐教师冲破旧有音乐教学体制的桎梏,摒弃一直以来所固有的教学思想,重塑教学新理念,师生移位,实施换位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根据学生心理、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把学生当成小时候的“你”来上课。  相似文献   

19.
蒋健 《考试周刊》2011,(90):144-144
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消极上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学生天生不爱运动.这和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二是有的学生爱运动,只是不喜欢上课内容:三是“小胖墩”、“豆芽菜”及“问题生”等的存在。鉴于此,我主要采取下列措施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实现体育课中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幽默二则     
“秃秃秃”有一个班的三个男生忽然都一起剃了光头来上课,三个并排而坐的“灯泡儿”,立即成了全班注目的焦点。一位英文老师步入教室,看了他们三个一眼,便若无其事地开始授课。下课前五分钟,他要学生做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